2010年9月24日 星期五

就業、匯率與貨幣的小小看法(三)

為什麼某些民眾不喜歡升值造成實質加薪

前一篇提到,若是干預匯市強迫貶值,實際上就是全國性一體減
薪。因此反過來說,若是在沒干預下,因為國民"拼經濟"的努
力讓出口大於進口(俗稱"賺取外匯",但這個詞的原意以及想
要表達的意思,在現代貨幣體系架構下,像是一場笑話),而造
成貨幣升值,那就會產生全體性的一致性等幅度加薪效果

然而,問題就出在這裡。

我們將一國的出口產業大致分成兩種狀況:擁有高度優勢以及
沒有半點優勢。擁有高度優勢的產業,因為特殊的專利權或是該
國人口教育或專業能力的差異,使得該國能在跟他國有相同定
價下獲較高的利潤。而弱勢的產業,則是完全沒有利潤可言,甚
至得靠著政府補貼才能存活。

然而,由於優勢產業的努力,貨幣將會升值-造成全體一致性等
幅度的加薪。雖然名目上弱勢產業並沒有加薪,但是他們卻因為
其他同胞的努力而實質購買力提升!但是我們知道,該產業本
身的勞動供需並沒有產生任何的改變,而是匯率升值使得該弱
勢產業的美金計價薪資上漲,因而使該產業產生虧損、甚至面臨
停業的死線。

該弱勢產業的員工並不想要加薪-可能想,但是又怕把公司搞
倒。然而優勢產業的努力卻"害"他們加薪了!假如優勢產業
的努力讓匯價上漲一成,他們就加薪一成,該弱勢產業的虧損就
擴大一成,除了弱勢產業的員工願意減薪一成,就無法彌補這個
破洞。

然而要他減薪一成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應該說要他們減薪就
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了。雖然說他們減薪一成回去,實際上薪資
也只是回到過去的水準,購買力沒有衰退,是嗎?當然不是,
為不是所有的消費都可以國際套利

生鮮蔬果、住宅、純勞動性服務(比如說買春),還有就是稅。這
些東西除了生鮮蔬果有一定的國際交易能力、住宅成本可能因
為升值下降外,都是國內價格不大會跟著匯率跑的消費,特別
各式各樣的間接稅,根本可以說衝著弱勢產業的勞工而來的

優勢產業的人不但外幣計價實質購買力上升,甚至還可能爭取
到本國貨幣計價的工資上升,讓實質購買力爆發性提高。如此一
來包含上述幾種性質的產品,就會因為無法國際套利,而在優勢
產業的人消費力大增下而需求大增,使價格上升。

比如說,竹科新貴愛吃以前是便宜貨的蔬果,說是"有機",結
果導致整個蔬果市場價格越爬越高,因此竹科的弱勢產業員工,
光是維持原薪水就變得吃不大起蔬菜了,更何況是減薪。最倒楣
的還在後面-間接稅往往是以價格的某個百分比課稅,而蔬果
價格隨著新貴的所得成長上升,間接稅也跟著上升!

除非該國所有產品跟服務的價格,因為匯價上升而使進口成本
下跌的幅度,能至少跟弱勢產業員工應該減薪的幅度,否則弱勢
產業的員工接受減薪都只會降低她們的生活水平。然而實際上
就連台灣跟日本這麼倚賴進口的國家,都辦不到-日本號稱通
縮,然而實際上"服務"的價格是直線上升的,而通縮的幅度,
完全跟不上弱勢員工實質薪資下降的幅度。

甚至因為人口過度聚集在特定城市地區,使得弱勢產業員工必
須跟優勢產業員工"搶食"。然而這類商品(住宅也是)有其運
送距離的先天限制,不僅無法國際套利,甚至連跨城市套利都有
難度,等到該商圈內的供應能力已經到達先天上的飽和,價格就
會呈現嚇壞人的暴漲趨勢。東京都內的蔬菜價格已經高漲到令
低收入戶淪為"只吃得起肉、吃不起菜"的窘境就是如此,然而
政府對於東京都會圈的過度補貼經營,也讓這些人成為離不開
這個鬼地方的賤民。

弱勢產業的員工們什麼也沒做,就莫名其妙陷入了這個困境-
是的,問題就是出在"他們什麼也沒做",因為,他們什麼也不
想做,我們甚至可以說,對他們而言,問題是出在優勢產業的員
工太努力了。

這就是社會主義者反對的"自由經濟";這就是共產主義要打
倒的資本主義;這就是計畫經濟者想要調控的、這就是部份國家
央行想要干預匯率的另一個動機。因為他們要透過全體一致性
避免加薪,讓那些有優勢的勞工獲得的加薪幅度降低、而弱勢員
工的所得不變,來避免這樣的情況。

在匯價會自然反映的國家,邪惡的資本主義會迫使每個人必須
不斷進步、升級、發展,以保持活下去維持至少相同生活水準的
動力,放棄進步者,淪為賤民的機會就越大。而在社會主義國
家,升級、發展、進步的動機卻受到抑制,政府為了讓社會"和
諧",因此極力營造一個避免進步空間的國家,因為唯有如此,
才能避免"貧富差距拉大"。

而不想追求整體的進步,反而想去追求貧富差距不要拉大這種
齊頭式平等的笑話、甚至還阻礙其他國民進步,這樣的蠢念頭
就甭提了。

別忘了,地球村的其他勞工還在進步,你不進步,就算用一種貨
幣保護自己,也只是逃得了一時,躲不了一輩子,畢竟,土衛二
星人不會賣石油或水過來地球。




7 則留言:

  1. Good!齊頭式的平等,本來就是假的.
    匯率升值,若優劣勢產業相對薪資升降幅度控制為微小波動,
    優勢產業賺多繳多稅,弱勢產業政府補貼增加,
    錢坑無前景者轉型或淘汰,
    是否可避免"有肉沒菜吃"的窘境?

    當然服務性供給價格由需求決定;
    同時不可能勤奮者與怠惰者都吃同一碗菜色.
    希望朝均富而不是均貧的方向走.

    現代各樣貨幣手段無法讓中產階級保持在最多數嗎?
    還是巨賈財閥級的角色始終是決策關鍵?

    回覆刪除
  2. 光是那個"補貼增加"就會拖垮整個系統 賺多多繳稅補貼"弱勢"的作法
    是摧毀效率的 鼓勵白吃白喝的

    回覆刪除
  3. 嗯,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回歸最基本面,
    Life will find his way.

    回覆刪除
  4. 以地球村的角而言, 補貼的確是不好的.

    但以國家而言, 補貼是寧可賺少一點, 也總比沒得賺好. 失業工人, 能夠成功轉型為更高產能者, 少之又少; 淪為乞丐的反而比較多.

    萬一工作移到外國, 外國又不會替我國付失業工人的失業金.

    而且一些重要的產品, 也有戰略的意義.

    我反而認為補貼是無可厚非, 該留意的, 是補貼什麼, 及如何補貼:

    1. 戰略意義, 例如糧食.

    2. 工人的訓練成本. 對一些低技術的工作, 補貼是為了什麼? 害怕掃街的清道夫失業...為啥? 在加拿大, 就連公車負責驗票的老伯也要補貼, 好讓他能賺年薪十萬美元, 神經病!

    3. 產業的流失速度. 畢竟, 如果某產業一旦流失, 會馬上令數以百萬計的人失業的話, 還是補貼一下, 讓其慢慢流失, 減輕對社會的衝擊. 必需留意的是, 這類補貼一定要小心避免有引進新人入行, 以免行業在補貼之下坐大成了國家癌症.

    回覆刪除
  5. "湧入東京都會圈的賤民"這段,讓我想起羅馬帝國時代大批湧入帝都羅馬求生的貧民, 羅馬皇帝為了討好這群貧民免得他們暴動, 又蓋了競技場、發麵包, 又得從各行省苛抽重稅來支援, 最後終於崩潰的歷史。

    回覆刪除
  6. 匯管法案已經過眾議院了
    左派的勝利....
    絕望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