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30日 星期三

為什麼22K確實就是一個假議題?(上)


這個標題當然不是為了呼應這篇專欄文章,有太多的數據跟證據可以將這篇專欄文章轟到爛,一篇拍大老闆馬屁、無視各種客觀證據的文章,也沒有什麼看的價值。而是如果只把22K問題描述成「老闆無良」vs「紅豆冰」這樣的愚蠢討論,永遠找不出真正的原因。


22K這個數字的起源,是勞委會為了降低青年失業而推出的方案。政府補助22K給雇主聘用員工,希望能刺激金融海嘯後低迷的就業。這方案原本的用意是:按照經濟學的常識,多雇用一個新鮮人員工的邊際利益MR是20k(新鮮人剛進職場需要磨練,效益低很正常,加上在不景氣中多請一個人的邊際效用會比正常低很多),但是要多雇用一個員工要多付25k的話,那麼最短視近利的那些雇主-只想找便宜員工進來,不願給予員工長期培養以提高雇用產生的效益、只想免洗使用的雇主,不願意新增雇用是很正常的。因為他們只看到淨的邊際效益:

新增雇用一人的效益(MR) - 新增雇用一人的成本(MC) = 20 -25 =-5k

是負的。儘管這個員工長期培養後的雇用效益是正的,雇主也不會願意雇用。這是因為某些雇主衡量利益時,考慮的眼光很短。22K計畫原本(可能的)的用意是:既然你眼光很短,就強迫你拉長-政府補貼22K,那就代表雇主的考量變成:

MR - MC = x - (y - 22k)

這樣就算新鮮人能得到的工資只有剛好y=22K,但對雇主而言只要雇用這個人的邊際效用是正的,還是會雇用他。等到過了一年,受到雇用的人應該已經相當熟練上手,這時候不續聘他的效果就變成:

不雇用他造成的負效用 + 省下的工資

也就是假如失去(開除或不留人)這個人的總和效用是負的,那雇主自然也就會傾向留下他。這原本是一個用意單純良好(至少用這樣去猜,用意是挺良好的)的政策,不幸的是在於用意太過單純了。22K政策引發的第一個問題就是企業在不景氣時若是傾向cost down-因為現在的成本結構不符合衰退的營收,因此只想使成本結構收斂-那就會發生原本願意花66K去雇用一個諸葛孔明、卻把錢省下來然後把這份工作拆成三個臭皮匠去做的結果。

第一個效應是會造成平均工資下降的-因為這四人(諸葛亮+臭皮匠)可能最多有三人是沒有工作的,原本被納入平均工資計算的只有諸葛亮一個人,現在變成諸葛亮可能到他處就職、而22K三人組都納入了平均工資計算了。就算不見得是這麼極端的例子,也可能變成46K+22K,一個徐庶加上一個...糜竺。儘管造成了平均薪資下滑,但不管怎樣就業是要上升的、或者說是可以避免因為景氣蕭條而惡化得那麼嚴重-畢竟最多可能多了三個人就業,最差也不會讓就業率惡化才是。

然而可笑的問題發生了-因為存在解雇規範、人力流動的摩擦力,一年過後這些企業將會傾向繼續留下那些22K的人,但由於他們的工作是被設定成低創造性、操作性質的內容因此造成了新雇用職位的麻煩。

以最極端的例子來說,這個公司怎樣也不會在一年過後,一個66K的職位分給三個人做就會因為那三個人都熟練後就變成198K的效益。由於企業盤算了一年後要給付薪資時的問題,因此他們的薪資分配是不可能變成兩個失業、一個66K,而是公司預設三個人都22K,等期滿了誰不滿22K滾了以後,留下的人盡可能分配餘下的工作,不足再補-而通常補的還是一個比原本的66K還低薪的工作職位。

這就是22K造成平均薪資下降的其中一個原因:確實有可能壓低失業率,但代價就是本來高薪的工作可能被切割導致「平均」薪資下降,甚至在期滿後造成這樣高薪的工作就這樣消失了,卡在蘿蔔坑裡的22K只要還有一個人在,他既加不了高薪(會卡在坑裡的本就是相對願意接受低薪的人)、又同時排擠了有資格領高薪的人進來。更糟糕的是被切完空下的那個坑,可能變成一個難以補人的洞。

更有甚者,由於企業等於多雇一人就可以白拿22K,因此企業願意接受22K補助的動機就是:拿到的錢可以彌補因為多雇一人導致的生產效率的下降。生產效率的「下降」除了多聘一個人可能讓辦公室更擠、管理效率或是下午茶時間公司要多買一份機排之類這種支微末節但常常被老闆拿出來說嘴的東西外,根本上的問題是在因為對景氣衰退的預估,維持目前的人數本來就是缺乏效率的,理性的選擇是不新聘員工、不補離職的缺額,以便讓生產效率上升。22K政策就是在鼓勵企業維持較不適當的生產效率。

企業白領了22K彌補完生產效率的下降後,卻產生了問題:如果企業不是直接請一個66K的人用他領22K(即此人實際成本為44K),而是切成兩個人以上以便多領22K,一個44K、一個22K,或是更複雜的切法,那麼生產效率反而比以前還要糟糕。在22K補助期滿後,這個公司變成一個生產效率更低、平均給薪又比以前還低的情況。這時只要有人離職,由於補人所能產生的邊際效益比以前同樣的情況下還低了,因此願意給的薪資下降也是很正常。

簡單來說,22K計畫會發生嚴重的政府失靈,讓產業界的效率惡化,但能得到的成果可能只是一時壓低的失業率,甚至還會使企業接下來徵才的條件越來越嚴苛。22K計畫搞越多次,問題將會越來越惡化。出現在揭露22K網站上的名單可能為越來越多。平均起薪的下降不見得是老闆「越來越邪惡」,台灣老闆目光短淺、經營思維落後地球早已不是新聞,哪還有什麼成長的空間,起薪下降可能是跟22K政策有關。雖然現在政策已經把22K拉高改成26K,似乎可以避開22K爭議,但事實上造成起薪下滑的結構性因素、也就是政府失靈導致生產力下降的效果還在,就可能繼續讓起薪下降。

但台灣(其實美國也很嚴重)這十年來GDP不斷成長,絕大多數人薪資都沒有成長的原因並不在此。22K是一時的,經濟成長跟平均薪資脫鉤卻是很久的事情了。問題可能根本並不在政府、也不是慣老闆,其中一個原因是在全球都有的過度教育問題,導致「大學生」的平均薪資下降、但過去這些人若是受技職教育可以領較高薪的藍領技術工作,因此平均薪資下降;另一個就是經濟學家期盼的「技術進步」,開始革掉勞工的命。



16 則留言:

  1. 從一般角度來看,出於「完全理性」並「不擇手段」以追求「最大自我利益」的經濟學基本假設,就叫做「無良」。

    通篇說不是老闆無良,卻忘記我們經濟學打從一開始就是假設經濟個體是「無良」=「不知何為道德之善」的基礎下做推論的。

    這樣忘記經濟學的哲學定位,只是自打嘴巴。

    回覆刪除
    回覆
    1. 你的一般是哪來的?你定義一切嗎?

      這就是為什麼不討論這個良不良的問題,因為講白了只是價值觀在互相噴口水,毫無理性的光輝。

      刪除
    2. 事實上你的假設也有很深的價值觀前提,以為迴避價值觀問題就沒有價值觀問題,才是真的沒有理性的光輝。(話說「理性的光輝」非常的不理性)

      刪除
    3. 一般就是通俗角度,或是道德角度,當然格主你可能是倫理學為無物,才會說出此話。

      假設今天A在深山露營,有一個迷路的小女孩身上帶兩百萬,你只有三個選擇,姦殺取財(效用對A而言為10)、不理她(效用A而言為0)、帶她下山找媽媽(效用A而言為11),請問就倫理學的角度,那個思考是無道德可言的?

      1. 分析姦殺取財、不理她、帶她下山找媽媽三者利益,最後發現帶她下山找媽媽利益最大。
      2. 基於可能存在的普世價值,帶她下山找媽媽。

      結果一樣,但前者真的行為叫做道德嗎? 事實上倫理學在這方面有很多爭辯,但是都有的共識是,這種獨尊特定主義(從倫理學來看,經濟學基本上就只是在處理功利主義的技術問題)根本是一種病態的理性。

      你在比較形下的層次去主張理性,但在比較形而上思考問題卻主張不該涉入,這看起來是很諷刺的。

      刪除
    4. 如果你想討論倫理學建議你可以去找一些專門討論與社會脫節的論點的人閒談,特別是找跟你一樣只想在道德與不道德上戰個不分勝負、但得出廠商確實就是無道德以後什麼狗屁方案或有新意的觀察都沒有的人閒聊,一群人圍在圈圈裡互相鑑賞對方生產的垃圾。

      我並不認為把廠商認定為無道德有何不可,而是在死圈子裡討論廠商多麼無道德,實在是除了娛樂效果以外沒有太大的意義。大家都知道這些廠商沒有道德、不公不義,所以呢?你的見解是?建立美好的共產主義社會嗎?顯然是吐不出有意義的見解的。

      更何況難道這十多年來薪資成長的惡化能推到「廠商越來越沒道德」上嗎?這麼做豈不是要假設更不在乎社會觀感、當時有排山倒海惡意倒閉關廠潮的1990年代雇主比較有道德?這些都是違反直覺、違反現實的可笑論點。雇主一直都是很無良到底,製造一些沒有任何意義的垃圾論點對於解決問題毫無幫助。日本企業的雇主也很重視雇用,難道他們想負的社會責任就一定負得了嗎?結果並非如此。

      照你的說法,物理學也不過就是研究特定方面數學問題的分支罷了,真是病態的理性。你對經濟學的無知,十分可笑。如果引用了某個類似的假說就要被當作該項的分支,那您還真是一個定義大師-由您來定義的一切都成為真理,就好像您一開頭留言就寫,

      『一般角度來看,出於「完全理性」並「不擇手段」以追求「最大自我利益」的經濟學基本假設,就叫做「無良」。』。

      經濟學從沒有假設不擇手段或是非得要假設完理性,你將你的無知膨脹到可以任意定義一門學問,十分了不起。

      刪除
    5. 經濟學定義的基本假設,「完全理性」以追求「最大自我利益」的行為or過程,有時用「無良」的手段,有時用「有良」的手段。也就是說,只要"有利",無良、有良都可以是手段。

      至於 有良、無良的議題:
      我說個故事。有個老婆婆過馬路,一個年輕人過去服她;有兩個路人甲乙;甲說,好虛為的年輕人。乙說,好良善的年輕人。年輕人心中怎麼想的我不知道,但我卻很清楚的知道,甲跟乙那個是好人。

      這個世界有趣的地方是,有良的人思考起來很有良;無良的人思考起來很無良。無良的人總以為全世界的人都跟他一樣無良;蠢的良人,總以為別人一樣善良。

      到底有沒有良,不重要,重要的是解決經濟問題。嫌22k很低,那換老闆嚕,所有的老闆都這樣,有本事自已當老闆嚕。做生意掛了,那就會覺得 22000 很高了。這個時候,就會開始感恩了 呵呵

      刪除
    6. 這個論述不如說是經濟學認為老闆本來就是無良,而不是不知道他是有良還是無良。嚴格來說這篇的問題論述是他並不關心老闆有沒有良心這個問題,但是寫出來是不知道老闆有沒有良心.:p

      刪除
  2. 個體經濟學和總體經濟學所要討論的範圍是不一樣的

    有為哥常常就是用個經的作法來討論總經的問題
    於是牛頭對馬嘴
    吵來吵去就是這樣

    回覆刪除
  3. 希望看到最後全球經濟有解救的方式

    回覆刪除
  4. 定義一切還愛來人家部落格用奇怪的例子踢館 XDDDDDD

    回覆刪除
  5. 完全看不懂踢館人所謂的邏輯XD
    格主還能回覆下去真是好強!

    回覆刪除
  6. 突然有點理解了...
    他可能看到這段就想開槍:
    "只把22K問題描述成「老闆無良」vs「紅豆冰」這樣的愚蠢討論,永遠找不出真正的原因。"

    卻可能沒把這段看懂:
    "那麼最短視近利的那些雇主-只想找便宜員工進來,不願給予員工長期培養以提高雇用產生的效益、只想免洗使用的雇主,不願意新增雇用是很正常的。因為他們只看到淨的邊際效益"

    回覆刪除
  7. 樓主這篇是討論22K這個議題當中, 個人覺得不錯的一篇~ 給個讚~

    不過內容與標題似乎不是十分呼應...

    另外, 個人覺得有趣的是, 22K這個所謂的"偽議題", 卻能引發這麼多的討論...

    回覆刪除
  8. 22k是什麼樣的議題我不知道,但樓主的假設有一個問題

    66k的工作能否拆給三個22k的人去做?除了技術門檻低的工作外,多數高階工作其實不能這樣算。所以,實際的狀況是,老闆拿政府的22k去請了一些打雜的小妹小弟,時間一到那堆小弟小妹也要回家吃自己。這也我認識一位當初拿22k的朋友的實際故事。

    也就是說22k方案只是一個拿錢掩蓋失業率的詐騙方案而已。

    回覆刪除
    回覆
    1. 是的,所以才會說效果不應該那麼嚴重,22K問題根本不是因為22K政策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