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16日 星期三

高齡化社會-關於長照產業政府政策(3)


從前一篇知道,會產生供需失衡、有一半的人被擋在體系外排隊的根源,是強制收取介護保險的保費,導致多數消費者不分所得高低,都因為機會成本墊高而寧願排隊。更糟糕的是,原先的用意是要照顧弱勢,這下子弱勢反而更可能被擋在門外。



這是因為,弱勢者的訊息取得能力較差,也較沒有能力選擇暫時的替代方案。排隊的問題亦不是所有業者都均勻地排著一樣多人;在較遠離都會區的地方或是次級都市,排隊的問題會比較舒緩,而在密集地住滿沒時間照顧長輩的上班族的區域,排隊問題則是最嚴重的。不幸地是,同樣是所得沒有高到可以任意搬家、或給長輩住高級老人住宅的受薪階級,經濟能力也是有所不同的。

較高所得、資訊獲得能力較強,亦或是有餘力花時間接送長輩的人,可以透過取得跨區排隊情況的資訊,視情況將長輩先送到離最適合的設施較遠的地方。他們較有能力調整照顧長輩的方案,善加利用這個制度;相反地,所得不夠的家庭便只能考慮家族內的人輪流照顧、或是夫妻其中一人辭去工作在家照料,甚至,硬扛雇用外傭的費用,在同時負擔保費的狀況下,以較低的效益使用這個公共長期照護機制。排隊排得老長的區域,排得滿滿的都是沒能力選擇替代方案的人們。

越窮,資訊能力越差、調適能力越差,在這個機制下被剝削地更嚴重、使用機制的效率越差,這就是所謂的左派想得到的結果嗎?當然,能夠順利入住的部分低收入家庭,自然是額手稱慶、大呼德政。「資本主義的績效制度是分化受薪階級拉取支持的手段」,這種論點套用在這個公共機制上實在是再貼切不過了。當然,若是這麼批評,極左份子自然會大呼一切都是政府干預不夠,應該要全民公社化才是。

那麼問題是出在公共介入嗎?實際上問題是出在強迫所有人付費使用同等服務這個環節上。想要幫助弱勢、低收入戶可以享受高於平均品質的服務並不困難,並不需要施行讓所有人享受的服務都一樣的齊頭是平等(更不用說,這樣做只是造成富人享受VIP長期照護、其他人都只能用公共服務,這種更加諷刺的「不平等」結果)。

要考慮替代方案,首先要回到「進行政府干預的優勢是什麼?」這個問題上。沒有資本積累不足問題、資金成本較低、配置據點可以用「國」當單位更有效率選擇位置,都是優勢。由國家提供專供低收入者廉價、但品質堪用的服務,收取跟低品質服務相同的費用,而不足的資金差額則以財政支援、或是獎勵私人捐助抵稅,便是一個較有效率亦可以避免上述問題的方案。

或是常見的OO券政策(voucher),給予固定配額的長期照護服務的量(跟所需的變動成本掛勾),讓廠商的資本決策不至於被綁死、能額外加收費用反應擴張的風險讓市場供給做大。市場上的服務亦可以恢復到差異化、人人可以依自己的偏好選擇相對應的服務的結果上。

就算消極點乾脆給予長照機構資本上的獎勵:將閒置的國有資產以低廉價格出租給提供弱勢者長照服務的機構,效率上都遠遠勝過這個會造成結構性問題的制度。

為了「平等」兩字,真要犧牲使用預算的效率、甚至讓弱勢的人無法得到真正的安心嗎?

平等並不是弱勢的救贖,要讓吃不起飯的人有飯吃,是要用最有效率的方法讓最多吃不起飯的人能不餓著,不是逼所有的人吃餿水。制定政策之前,最好先用點腦比較實際。

當然,這個政策也不是對產業界沒有任何優點的,由於嚴重的排隊將導致負擔較低資本成本的在宅介護、或是非法仲介外勞的業者大發利市,排得越嚴重,在宅介護業者或仲介外勞的生意就越好。

據說台灣之所以不能合法販賣色情光碟,是因為台灣販賣盜版色情光碟的業者背後,是黑道在控制;一但合法化這些業者就要喝涼水了,因此永遠都可以用冠冕堂皇的理由讓政客施行倒行逆施的作法。換做是色情、賭博等等受到禁絕的產業皆是如此,政府干預的背後永遠都有一群既得利益者大發利市,這恐怕也不是腦漿稀薄情感脆弱的左派可以理解與接受的。

7 則留言:

  1. 如果把針對全民的「社會保險」改為針對「弱勢」的「社會福利」,限制只有收入低於某一標準線以下,或是領有障礙手冊的民眾才享有「社會福利」,將全民稅金補貼部分民眾。這樣搞法,政府的財政壓力是否較低?「排隊現象」成為可調問題?民意上也勉強可行?

    回覆刪除
    回覆
    1. 你能確定那些人是真的弱勢嗎??
      我有朋友玩股票玩到數億
      但是是用外資名義
      他連信用卡都辦不下來
      弱勢??

      刪除
    2. 限制所得是很難避免門檻問題的,最好的方法是補貼的內容只補貼低標準但堪用的品質,這樣隱藏高所得的人自然較不會選擇受補貼的品項,而就算他選擇了,其實也說明了他就算所得不錯,但有難言之隱還是需要幫助的。

      刪除
  2. 同意將品質壓低到堪用的水準,同意相關分析。

    關於「弱勢」的判準,當然篩子是愈密愈好。在僵硬規則下總有破漏,但如果「社會福利」的規模夠小,因此導致的浪費也會減少。
    政策在製造弊害之餘,確實幫到一部分真正需要幫助的人。實務上這些藥=毒要怎樣拿捏取捨,個人以為須要專家精算。

    回覆刪除
  3. 規模大小絕對浪費固然減少,效率上倒不至於。效率上的浪費取決於多直接的補貼,而不在於規模。反正效率跟公平無法兩全的情況下,不要雙失就好了。

    回覆刪除
  4. 我粗略的感覺是,台灣健保現在採用(但是沒有明講)的降低病患等待時間的方法是不斷調低單位服務給付(可能的手段是透過定期調整給付點數與點值,目前大部分的醫療服務這兩項數值都是越來越低),給予醫療服務提供者縮短服務時間的誘因(必須要看比以前更多的病患才能領到相同的薪水,雖然說可能負擔更高的法律風險)雖然聽起來還是損害病患權益,但是各人感覺這招暫時還蠻有效的(給付制度其實對醫療行為的影響非常鉅大),我的感覺是好像在醫療服務提供者開始流失之前(這裡指的流失意思是新加入的人少於離開的人,而不是單純的有現職人員離開,或是指現在加入的人少於以前加入的人,雖然很多人都預期到台灣的醫療在將來會崩壞,目前為止應該都還算只有後面兩個情況發生而已)這招應該都會很有效,不知道是不是我有弄錯的地方

    回覆刪除
    回覆
    1. 這是一個非常好的觀點,外生變數的變化可能是有效果的
      但對於時間上沒有彈性的科別(for example:外科,婦科)是沒有意義的
      最多大概就是把小兒科跟內科加速
      而且降點數逼走的人員數可能遠大於加速的效果
      不過不管怎樣這確實有可能是他們心底打的主意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