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13日 星期三

不要知道比較好的基礎財務知識(四)

強者恆強?

在上篇的最後,我們提到了儘管定存跟美國政府公債可以有很相似的投資條件,但是依然不能代表存定存的一定是傻瓜。這是因為定存跟美國政府公債還是有差異的。

就算是存美國的定存避免了匯率變化的風險,定存可是幾乎每天你想存就可以去開戶,但是美國政府公債可就沒這麼簡單了,你並不能心血來潮走進美國政府財政部然後就填張表匯個款,有個充滿微笑的服務專員就幫你搞定一切。



甚至,定存可以存一千元,美國政府公債可不能讓你這個刁民買一千元,山姆大叔一秒都是幾十萬上下的,沒空理你這個小跳蚤。作為一個個人客戶,除非你有上萬美金而且很閒專程搞懂一堆名堂去參加投標(而且還只能買直接認購標,美國政府說多少就多少,沒得談),否則你還是得乖乖透過理專買基金或透過代理商買-因此被抽手續費。

又,人類的理財行為充滿了不確定性,你今天打的目標是這筆錢要投資三十年期退休,定了一個三十年退休投資計畫,選擇了以三十年為長度的投資計畫,卻可能不小心有了小孩,因此退休計畫必須延長成四十年後了,原先訂定的計畫就不適用了,你會常常需要時間規劃。又如果你不爽被抽手續費而試圖靠自己組成投資組合來使預期的報酬率逼近公債利率,你可是要花很多時間的。

這一切的不確定性,搞到最後除非你的工作就是管理自己的財產,否則把時間省下來去工作,然後把錢拿來買基金或找財富管理銀行代管,反而賺得比較多。財管基礎理論告訴我們投資人的利潤最大化邏輯是最大化投資組合的投資效率,實際上還要考慮管理這個投資組合花費的時間,而這些時間拿去換薪水划不划算。

如果你每天花兩個小時看一大堆市場報告,甚至搞到自己有點神經衰弱,平均也只能在兩週內靠三十萬本金賺到一個必勝客披薩,那為什麼不乾脆把錢存定存,然後把每週兩小時拿去作點什麼兼職,甚至含飴弄孫都划算多了。

也就是說你寧願被抽手續費抽到遠低於市場平均報酬率-非常可笑,但非常情願

反過來說,有很多每小時兼職至少就三份雞腿堡餐的人,每天卻熱衷著賺錢,其實說穿了是這種投資的樂趣帶給他滿足,實際上並不單純為了金錢,所謂反金融資本主義的左派青年們,實際上是在扼殺他們單純的樂趣-畢竟他們根本不是為了賺錢,而是為了消磨時間罷了,反而選了賺比較少錢的生活。

但反過來說,如果你擁有上千萬美金的身家,並且飽讀詩書因此聰明地選擇了買美國公債,你從起跑點就勝過了大家,原因如下:

無風險利率=通貨膨脹率+實質利率

而實際上,所謂的實質利率在經濟學的觀點來看,則代表了經濟租-賺這樣的實質利率代表你的能力跟財力符合一定程度的標準,實際上跟投資計畫的優劣無關,有錢人生有錢人,窮人生窮人,如此而已。

而能夠直接買美國政府公債,你就在第一步勝過了絕大多數人-因為除非你是非洲的獨裁者,不能在美國境內開戶買無實體公債,不然你就省掉了一大堆的麻煩,唯一投入的成本就是你可能需要好好地上過財金系的課程,然後覺悟一切的投資計畫都是興趣居多-當然不排除你因為上過那些課而產生興趣,然後拿身家去做實驗反而搞砸的情況。

不幸的是,有稅存在,不要以為公債算不到所得稅就可以,銷售稅跟消費稅還是存在的。

因此只要你無法在政府的稅與補貼系統,賺到淨補貼(也就是得到的補貼高於稅),那就沒得談了。一個被資本自由主義者咒罵的國家,會盡量做到這種只買美國公債就整天衝浪的人,實質利率被稅扣到變成零,甚至還是嚴重的負數,這樣他們就會透過特殊的金融機構投資海外逃稅-然後促進本國就業了。

要找到可以逼近理論無風險利率投資是很困難的,當你找到了,你也就付出了很高的機會成本:時間及腦細胞,甚至還有金錢,而且更糟糕的是還得繼續支付這些成本。最後還是回歸到你是什麼人,就決定了你能拿到多高的期望報酬-在這方面因為教育或是天份而較拿手的人,就越有利。

除非,你在渾沌的資訊中有著無法被計算的天賦,進化成了另一種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