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2日 星期二

使生產模式固定,反而增加波動性?

固定下來,反而更偏好風險?

你認為一個經營者最基礎的能力是什麼?能操控市場價格,使利潤最佳化?還是非常會對原物料議價,很會"Cost-Down"?還是很會創新,會開發區隔市場,使自己進入獨占性競爭的環境?還是要很會經營官商人脈,有任何風吹草動豬肉桶可以分絕不落人後?亦或是,20世紀末的CEO最流行的類型,很會跟股民吹牛,把股價光靠吹牛的吹上天?

當然可以都是,具備越多能力,而且越能發揮,自然使得這公司的獲利越有空間。



能操控產品售價,代表你一定程度能避免產品價格波動帶來的風險,就算消費者覺得你實在賣貴了,也得悶著頭勒緊褲腰帶甚至把腎賣了換錢買你的產品。能操控物料價格-又或者我們說是員工薪資,員工的勞力也是一種原料-發明無薪假這種名目來調節上班時數,實質上卻是省下資遣費以及在雇用的摩擦成本,確實如白院長....我是說吳賊所說,可以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但是避免風險一定是好事嗎?當然不是。風險指的是價格會上下波動,如果避免風險,將其固定在一個穩定水準的話,雖然避免了損失,但也一樣避免掉了額外的收益。風險是一個公司成長的來源,如果一個公司完全不面對風險,那它就失去了獲得額外利潤的機會。除非這個公司有獨到的方法,某種別人無法競爭搶食的方法可以獲得利潤與資金,否則他就會劃地自限了。

而有時候,你把某個成本的風險給規避了,使其波動性收縮變成更接近固定成本,反而是在增加公司的經營風險。沒錯,你沒看,把某個成本的波動性變小,公司的風險反而變大了。

根據這個新聞,富士康打算大量引入機器人,以取代其中國廠區的人力。中國人工因為高度通膨不斷攀升,沿海地區的生產成本之高甚至已不如回台灣設廠,引入不會自殺的機器人,似乎比較划算,是嗎?確實是如此,但這麼一來,富士康放棄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能力。

富士康面對的主要風險,就是訂單。由於富士康必須面對具高度波動性的訂單數量,他的業務部門除了削價競爭外沒有顯著的差異化競爭能力,因此他等於是面對近乎完全競爭市場的價格。在高度波動性下他則必須因應調節產能,因此富士康最重要的能力就是任意資遣農民工,以及有需要時就立刻調教一批新的農民工上生產線。

富士康的做法我想大家都很耳熟能詳了,其實就是日本戰國時代的織田農民兵。這種做法有效地把本來具個別波動性(也就是跟訂單量獨立變化)的人工成本,可以藉由操縱的方式變成直接跟產能波動性掛勾。也就是人工成本不再有獨立波動性了,我們讓他很高程度跟產能掛勾,富士康就直接賺價差,而且幾乎不用付出太多額外的成本,畢竟員工訓練成本本來就有,只是稍微改變了使用方法而已。

這就是富士康主要獨道之處,他們整合了一部分的波動性(即消滅了生產閒置量的波動性),使其面對的波動減少一個,而且他們能從中賺取價差。

遺憾的是,這個方法長期來看失敗了。他們錯估了人工成本的不確定性。沿海地區工資的漲幅遠超過全國性的通膨指標,這是因為內陸地區的通膨較低,稀釋了整體指標之故,。也就是說工資並不是沿著一個固定水準上下波動,而是維持一個超過富士康的營收,中國的經濟成長,世界平均的經濟成長的速度快速攀升。因此,他們必須多一個成本:遷廠。

遷廠雖有額外成本,但能受中國政府補貼,進而快速降低人工成本,對富士康而言更加划算。但是中國的通膨情況根本是隨著城市發展,像流行病一樣蔓延的。富士康遲早要再度面對,然後不斷遷廠,像個遊牧民族一樣過著不斷面對經營風險的日子。

結果富士康選擇了固定下來,選擇購置大量固定資產-機器人-以降低遷廠的風險。照理來說,這說明了富士康選擇安定,選擇較低的波動性,是嗎?但其實這是錯誤的。

如前所述,富士康擁有操縱生產成本的能力,也就是控制農民工的數量,要追加訂單時能快速提升,產能過剩時就趕他們回家。因此他們能把生產成本中的工人薪資,變成跟訂單規模相同的波動性,也就消滅了閒置產能的波動性,而他們賺取差價-在證券投資領域,這就叫套利,就是對沖基金在做的工作。

錯估了通膨的效果,並不能完全消滅此一優勢,他們其實只是不能使這部分成本完全跟訂單量的波動同步,而是切成兩個波動性,一個跟訂單量同步,一個是獨自變化的遷廠成本與員工薪資超額固定成長量。他們依然能有一定比率消滅風險,賺取經濟利益-以及會計利益。

未來富士康使這個人工成本固定了,實際上反而增加了公司的營運風險,很詭異,是吧?更別說這個成本實際上並不是固定的,維護機器人的人工成本絕對不是固定的,甚至其薪資成本更無法受到操控,就跟武田騎馬軍團一樣麻煩,而且照樣會超額成長。

未來富士康將更受蘋果電腦等大廠的操控,營運風險更高了。但他們除了付出更多成本在新增固定資產外,沒有得到額外的收益。蘋果電腦會因為你全用機器人就付更多錢嗎?當然不會,這是在浪費機器人。富士康承受了更波動的經營風險,卻不見能新增收益,這就是典型的賭徒,典型的風險愛好者的決策。

他們需要一個賭注,賭中國人工成本加遷廠成本攀升的問題會遠勝過轉移成高機器人比率的問題。賭成功他們將會真正地有很長一段時間稱霸此領域,賭失敗呢?大股東還是能靠投資上游機器人設備廠賺錢,反正我們都知道公司利潤不如預期雖然會使股價下跌,但股價與利潤的變化並不是線性的。EPS賺一角跟虧一角,股價是差不多的低。只要上游設備廠能賺錢,他們一樣把利潤最大化了。

3 則留言:

  1. 日經有一篇關於富士康的機器人計劃。一個的質疑點是小型3C產品的生產要自動化有相當難度。

    相較於日本廠商,台灣很多設計上不夠先進,往往都要靠人工來Cover組裝上的問題。富士康要做的應該是設計上的精進而再來想自動化。

    這百萬雄兵計劃,我是覺得口水的成份不小。

    回覆刪除
  2. 這篇有幾個盲點

    1.機器人占鴻海員工的比例有多少??
    2.機器人預估使用年限有多久??

    因為機器人並不需要領薪資
    所以即使閒置
    虧損的部份也只是在人力保養,折舊部份
    所以若鴻海要轉型為"機器人公司"
    這部份的計算他們應該不可能忽略

    鴻海勢必要精算到
    即使有部份工時閒置
    機器人的使用效益>使用人工
    他們才會大舉擴張吧!!!

    回覆刪除
  3. 電子業自動化生產已經很久了, http://www.youtube.com/watch?v=cmPhaAfoCTc

    像是板卡類的東西,其實需要的人工已經越來越少。
    真正目前還需要人工的,是組裝線(把卡啦,麥克風啦,這類大部件和外殼組裝起來,因為工序複雜,很難用機器人實作)。

    人工在數量少時,相對便宜且有彈性;
    但單一產品如果能到數千萬台,那用機器人作效率和利潤就高很多。

    (二十萬民工的管理成本.....)

    所以鴻海接到像是 APPLE 訂單,由於APPLE的產品線一年大概都只有一款,這一款往往可賣數千萬套,這時機器人的優點就出來了。對於其他競爭者而言,最少在APPLE代工這個戰場,紅海這一招是很有效的。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