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26日 星期三

經濟成長騙局(三)現代中國正在重現一百年前的勞工壓榨體制

富士康連續發生的跳樓事件,引起軒然大波。在媒體大篇幅報導富士康員工因為受不了『血
汗工廠』壓榨而跳樓的同時,富士康也不斷公開澄清富士康包吃包住、薪水高,儘管苦了點
但絕對沒有『壓榨』。到底誰說的對?到底是那些中國人所謂『80後』的年輕人太不吃苦
、還是富士康真的吃人不吐骨頭,將75萬的勞工當作奴工使用?

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要知道一件事情:中國雖然有勞動合同法,然而實際上勞動市場欠缺市
場效率。『中國』由於計畫經濟整體偏向有如18~19世紀的『大工廠』、『大企業』、『大生產』,
因為國家想要營造『進步』的形象,因此對國企跟部份民營企業進行大規模變相補貼。徵收
並提供園區、技術轉移補貼、配合興建公共工程,讓這些企業建構起非常大的規模,在每個
區域形成各自為王而且各個區域間競爭度低的情況。

正常的情況下,某一區域的工廠太過壓榨勞工,就會形成勞工遷移到別的區域的現象。但由
於各個區域的工廠都十分壓榨勞工,因此除非勞工被壓榨的痛苦遠遠高於遷移的辛勞,否則
勞工是不會輕易離開他熟悉的環境的。如果是一個小小的台灣島,這種遷移的辛勞並不會太
高,但廣大的中國卻因為文化、價值觀以及開銷等等因素,對勞工遷移找尋更好的雇主產生
了阻礙,而這種阻礙也變相提供資方壓榨勞工而不會使勞工輕易離職的途徑。最好的奴役手
段並不是把奴隸逼得受不了逃跑,而是一點一點地壓榨你,讓你失去希望。

再加上官商勾結可以減低資方受到法律懲罰的損失,更是助長了資方壓榨的情況。由於勞工
不論逃到哪個區域都沒有太好過、而且轉換區域的成本實在太高了,各種不利的條件讓勞工
就算遭到嚴重的壓榨,也不會下定逃離的決心,勞工越是難以逃離這個環境、資方就越可以
變本加厲地壓榨。

由於勞動供給方是標準的作業員-幾乎可以視為可以隨便找一個人就能替補這些人的岡位,
因此彼此之間並沒有差異性,但勞動雇用需求的資方卻是有非常強的獨佔能力,就給了資方
不遵守市場機制、擁有強迫定價能力壓低勞方工資的能力。由於中國各省的企業都是嚴重的
寡佔,造成整個中國的勞動需求水準偏低於應有水準、因此剩餘的勞動力造成高失業率更是
讓廠商在壓榨勞工時如虎添翼。

富士康這類血汗工廠在招募時刻意使用大規模集體招工,目的就是透過對勞動要素市場的需
求獨佔能力,進行無視市場價格機制的定價控制。在對勞工的需求幾乎被富士康在該區域獨
佔下(都遠遠地跑來富士康這邊求職了,失業率又高,你敢輕易回老家嗎?),勞動者獲得
的平均工資便嚴重偏低,富士康要雇用的勞工水準也就偏低-如果有需要更多的產量,只要
逼迫勞工用不對等的薪資加班就好,何必多雇工?

這些層層相疊下就造成中國基層勞工被嚴重壓榨,而經濟學上稱為勞動供給者剩餘、也就是
提供這麼多勞務後獲得的薪資平均水準能產生的『幸福』(welfare)就被獨佔勞雇
市場的需求者-血汗工廠給侵佔了。對整體環境的影響就是勞動需求偏低、失業率偏高、勞
工薪水被壓低、廠商有超額獲利-其實這就跟一般大眾對於中國廠商的印象完全相符,他們
確實大多數是靠著壓榨勞動者來獲得這種產業不該有的獲利,而比這些產業更強勢的產業再
壓榨這些產業、要求他們『CostDown』來吞食他們的獲利。

舉例來說就是蘋果電腦壓榨富士康而富士康再壓榨這些勞工,由於擁有明顯的獨特性跟最強
的產業控制力,因此蘋果電腦可以壓榨比它低位階的產業,而那些低位階的產業若是無法壓
榨更低者就只好咬牙吃苦、營運不佳,若是像富士康這類中國廠商那樣有壓榨勞工的能力,
就能創造出一樣漂亮的獲利。然而勞工呢?勞工還能壓榨比他們低的『誰』?唯一的方法就
是團結起來抵抗資本家對於勞動市場的需求獨佔。

在一百年前,興起的『共產主義』、『無產階級革命』便是勞工被逼到死路後所想出來的方
法。既然勞動的需求方是獨佔、是寡佔,那麼就把所有的勞動階級『團結起來』,讓勞動供
給方也變成獨佔、能夠控制價格。如果兩方的控制能力一樣,最後就會形成『充分就業』、
而且工資水準會回到該有的水準,整個社會就會幸福起來了。

然而事情卻沒有那麼簡單,因為無產階級革命的同時,為了『團結所有的勞動階層』,因為
這些勞動者並沒有充分的智慧,只好使用煽動對資產階級仇恨、批鬥、侵佔資產的方式來團
結勞動者的意識,然而這麼作卻讓獨佔力嚴重失衡倒向勞動者那一方。於是勞動需求者的資
產家逃離共產國家、企業跟生產單位只好交由原本就缺乏『企業家精神』的勞動者來營運低
效率的國企、公社。最後的結果就是惡性循環,產業規模衰退、對勞動的需求嚴重萎縮,資
源運用效率嚴重不均。

就像毛澤東說的:共產黨是不懂搞經營的工人,如果在搞起來之前把這些商人都趕走了,把
經濟搞壞了,那還要革命幹嘛?

(雖然我們都知道後來為了權力鬥爭,毛澤東還是讓革命變調走上共產主義必然的死胡同)

由於共產主義的失敗,讓勞動者放棄了過度激進的革命,再加上教育水準的改善,讓勞工開
始從事較溫和的作法-工會、勞工運動。日本的財閥都對勞工進行嚴重的壓榨,但是日本的
大企業過去都有過相當健全的工會運作保障正職員工的權益(儘管日本人的價值觀扭曲,讓
他們爭取的權益是『年資深了可以比較擺爛』的終身僱用制)。勞工爭取權益的同時企業自
然會為了維持獲利水準去強化生產效率、企業家會更用心,這就是中國企業家跟日本企業家
最根本的不同-日本有生產效率跟品質的傳說,但是中國只有仿冒、壓榨勞工的紀錄。

而根本的問題,就是中國的企業可以強迫勞工『不准』進行任何工會活動。在這個時代,工
會活動已經是勞工最有效率、也最不會傷害企業永續發展的協調機制,失去了這些協調機制
企業自然不會想要改進與創新,只要壓榨勞工就好了。因此富士康跟廣大中國的勞工,並沒
有辦法透過有效的工會活動來保護自己-當然他們自己不願意團結起來用工會力量爭取權益
,而是大多人偏好默默忍受就是問題的根本所在,既然你不願意積極爭取,那你被壓榨也是
必然的下場。

甘願為奴,自然不會反抗爭取自由。惟有長期透過教育跟社會文化價值觀的變遷,能夠改變
廣大人民對於自身權益的重視。

因此那些還是想要爭取自己權益的人,在無法團結起來合法爭取權益的情況下,就開始進行
非法的爭取手段-損害公司利益。竊取原型機、偷零件、偷產品甚至像日前日本毒餃子事件
那樣,加工人員故意在成品裡面添加毒物來『報復』雇主。這些灰色的手段便成為少數不甘
心的勞工非法爭取權益的方法。

那麼那些不敢用非法手段『尋個報復的痛快』或是補償的人呢?如果心理素質健全的,自然
是忍過一天是一天,等到真的忍不住了就找幾個同鄉一起作伴『回鄉去了』,造成大規模的
區域性缺工。然而很遺憾的是富士康完全剝奪員工組成互助會、同鄉會或是聯誼會的權益,
藉此來避免因為員工互助脫離這個環境,使他們對工資的控制力下降。

這麼一來心理素質較差的人便更加難以逃脫了(因為這些人本來就比較偏向逃離),又不敢
偷東西、也不敢反抗,要逃回老家又要面對更大的壓力跟焦慮,該怎麼辦?

既然活著找不到更好的出路,就只好從工廠屋頂跳下去。

跟據WHO的研究,中國過去是以中老年人自殺為主,然而在這十多年來年輕人自殺的比重
卻快速上升,主要的原因就是勞動市場的需求獨佔造成的高失業率、薪資壓榨、工作環境的
惡劣與非人性化。當然不會所有的勞工都死在廠裡,更多的是橫死街頭、長期失業在租屋處
自殺,或是逃回老家的路上不敢面對親人而客死歸途。

中國年輕勞動階層自殺率一路飆升並不只是富士康的問題,而是由國家為了『快速繁榮』的
口號而建造起的大環境產生了嚴重的資方壓榨問題,而過去靠著勞動階級革命獲得統治權
的共產黨,卻絲毫不打算認真面對這個問題,只有年復一年的安撫與敷衍。換言之,這些壓
榨問題都是由過去號稱『無產階級革命者』的共產黨的領導階層所造成的,而如前一篇文章
所述,中國領導階層用來彌補、安撫國民的方式就是分別輪流壓榨不同區域的人民,就此避
免內部矛盾所引起的政權不穩。而富士康也只不過是被刻意挑出來當作箭靶,讓人民把痛苦
都歸咎於特定廠商、罪惡資本家的過錯,不會真正體認到國家的領導階級正是壓榨體制的主
要建構者。

這是這個國家的統治階級與既得利益者,為了用快速開發的假口號將人民當作奴隸奴役的所
造出來的罪業,而人民若是不能透過教育或是自我覺醒、團結爭取權益,永遠都會像今日這樣
當奴工,讓過去是為了打倒19世紀的資本主義而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徹底重現19世紀以
前資本主義壓榨勞動階級的悲慘世界。

馬克斯看了,一定會哭泣。

建商在房價趨緩時的避險利器


新屋建設的獲利方式一般而言可以分成兩種,一種是素地購置開發、一種是將該塊素地或是
中古大樓與周邊整合進行都市更新的開發,前者可以簡稱為『素地開發』、後者則在此簡稱
『都更開發』。以下的舉例中,素地開發都是指『完全不參雜都更』的純粹素地開發,而都
更開發當然是指建商完全沒有自有土地的『純粹都更開發』。完全純粹的兩種模式比較容易
比較兩者的獲利利基的差異,我們並且先把『事前評估』所需的沉沒成本無視掉,以方便分
析兩者的差異,最後再加進來討論。

首先素地開發對於建商來說總利潤的結構是這個模樣:

(房價-建造單價)×土地坪數×可建坪數倍數-土地坪數×土地單價×(1+總利率)


而都更開發對於建商來說總利潤的結構是這個模樣:

(房價-建造單價)×土地坪數×可建坪數倍數×都更獎勵倍數×都更分配比重
-建造單價×土地坪數×可建坪數倍數×都更獎勵倍數×(1-都更分配比重)

我們把『土地坪數×可建坪數倍數×都更獎勵倍數』設定為一個叫做『都更效益』的東西的
話,上面那個冗長的式子就可以變成這麼短:

都更效益〔(房價-建造單價)×都更分配比重-建造單價×(1-都更分配比重)〕


由於我們比較的是同類型大樓的開發,所以也暫且把建造單價當作兩種開發案都相同,這樣
兩種開發最大的差異就是純粹素地開發有利息成本、而且利潤受到土地取得成本的影響;相
反地純粹都更開發時建商並不受土地取得成本跟利息費用的影響,實際上影響成本的是是『
都更效益』跟『都更分配比重』。素地開發時,房價是最重要、也幾乎是唯一的要素,但是
都更開發卻不大相同,『都更效益』佔了更大的比重,兩種開發有結構上的不同。

純粹素地開發時,建商可以每年繳付利息來換取下一年能保有土地、維持開發權利,相反地
建商如果不繳利息土地就會被查封、因此喪失開發權利。由於在台灣建商都有嚴重的超貸行
為,所以我們在討論時為了簡化直接把被查封對於建商股東的損失設定為『零』-就像選擇
權一樣,到期時如果嚴重價外,那也只不過會白白浪費掉購買選擇權所花的微薄費用,並不
會像期貨一樣強迫建商執行虧損。因此我們知道其實對建商而言,純粹素地開發其實是一種
選擇權而不是像期貨一樣的『義務』,這就是實質選擇權的基礎概念。

對選擇權有基礎認知的人應該了解,選擇權的價值或者執行的獲利,是基於『履約價格』的
。開發素地獲利了結所需要的成本就是履約價格-這個成本分成兩個部分,一個是固定額度
的開發所需建築成本,另一個則是在獲得此權利時的購入土地價格,由於百分百貸款甚至超
貸所以獲利了結時必須支付全額購地款來清償銀行的抵押權;相反地不需要在一開始就先付
自備款、倒帳時也不會損失現金,跟選擇權完全一致。後者的成本是基於過去購入的成本,
在這個選擇權存在的時候並不會被後續的市場行情影響,而獲利了結時用到的『標的價格』
則是市場最新的行情房價。

『標的價格=房價』跟『履約價格=地價+建築成本』的價差如果為正,到期之前不是要將
這個選擇權賣掉、就是要履約結算掉,否則放到時間到結束了可就一毛也沒有。但素地開發
的建商只要每年按時支付利息,理論上是可以無限期一直展延這個素地開發選擇權,支付養
地費用來獲得下一年開發權利的選擇,就是素地開發選擇權的選擇權。第二個選擇權的價值
只要高於第一個選擇權,那麼第一個選擇權到期就不會執行、而是會選擇支付養地費用來更
新選擇權。

這就是實質選擇權裡面所謂的『複合選擇權』,基礎的選擇權是標準的選擇權,而第二個選
擇權則是擁有選擇是否要將基礎選擇權繼續展延的權利,這個權利的標的價值就是讓基礎選
擇權繼續存活的價值、履約價就是養地的成本,而若是不執行第二選擇權,就會執行第一個
選擇權,若第一選擇權到期時是價外執行了也沒有獲利、而第二選擇權的價值又低於養地成
本,那麼建商才會選擇倒帳。由於台灣的建商透過對售屋市場的寡佔以及購地的圍標降低購
地成本,所以其實就算買入當年馬上出售,其實都是可以涵蓋興建成本又獲得報酬的,也就
是建商擁有套利報酬。反應在實質選擇權上的就是第一選擇權的履約價將會因此略低於當初
購買的土地單價-其實就是建商擁有炒作以確保獲利的能力。

實際上計算後,若把每年養地的成本設定為地價的5%、而履約價格調整為買進地價的八成
(即買進當年即有套利兩成的獲利空間)。若是該塊地出售能換得的房價下跌三成,建商想
不出方法讓可售建坪增加時,建商就會選擇倒帳。這就是為什麼只要房價大幅度下跌就會看
到一堆建商倒帳-因為繼續保持這個選擇權也毫無意義。另一方面,如果經歷連續三年的行
情後是持平,那建商若無法在該塊地擠出更多建坪,也一樣會傾向倒帳。漲六成後建商就會
開始傾向興建出售,漲一倍以後則絕對不會繼續養地。興建成本或是養地成本越低,則建商
養地的持續能力就可以越長、倒帳需要的跌幅承受力就會越大。

建商只有養地、興建出售、或是倒帳三種選擇,我們可以看到建商的決策樹狀圖是像新增圖片下圖這
樣的構造:


圖中我們可以看到行情一看漲的話建商將土地興建出售是獲利最高的,次之是繼續等待、然
後就是不如倒帳。紫色的線就是『倒帳』的臨界線,期間一拉長就算漲跌幅是持平,建商也會
選擇倒帳,原因是拉長後建商的獲利就會被養地成本侵蝕過度、不如倒帳後讓銀行法拍,另
外成一個新的公司來低價接回建案,台灣的建商生態可以說是極度適用於直接套用實質選
擇權模組,不需要做太多調整。

如果把每年的漲幅縮水,那麼整個樹狀圖就會拉得比較長、結構比較複雜,但大體而言在那
條紫色線附近的『出售』都是利潤非常微薄的,原因就是養地成本逐漸地侵蝕掉了利差,若
是一直持平將會非常不利,甚至若是五年來平均每年的漲幅只有10%左右,那麼也會變成
倒帳的邊緣,原因就是過度的舉債造成過高的利息費用,侵蝕利潤的速度非常快。

圖中可以看到黃色框框圈起來那個-其實已經漲了許多,但是也會面臨下一期勉強獲利了結
或是必須倒帳二選一的局面,原因就是漲幅被平均得太低、而利息成本侵蝕了獲利。這個時
後該怎麼辦?難道建商只能坐以待斃嗎?

這個時候出來拯救建商的就是『都市更新』。

由擁有該區域大片土地的建商進行整合將會遭遇較低的阻力,且土地大的建商本身對於建
坪分攤有更強的控制力、對於獎勵容積跟建物的設計也更有主宰能力,加上可以跟周邊住戶
分享至少一半的獎勵容積,對於建商來說若是房價漲幅不如預期,就可以靠著都更來增加原
本這塊土地可以擠出來的建坪、雖然房價沒有上升但因為價內需要的標準降低了,因此也就
相當於把第一選擇權的履約價給降低了。

期待都更唯一的缺點就是期間較長-但是有大塊土地的建商並不一定要跟住戶都更、隨時可
以轉換回來新屋開發,只要房價漲回來就不需要繼續僵持在都更。相反地建商若是因為等待
太久瀕臨倒帳邊緣、或是利潤受到侵蝕,反過來也可以靠著因為都更談判的『等待越久』所
以可以賺到越多建坪。平均獎勵容積四成時,建商靠著價格操縱就算房價是處於長期持平,
也是可以有相當漂亮的獲利,昇陽建設、華固建設都有相當高比重的營收來自於此,而獎勵
容積若是能爭取到策略性再開發地區的兩倍容積更是如虎添翼。

然而世事是不可能這麼完美的-一切的問題就是從房價上升開始。前面樹狀圖的解說提到,
當房價開始漲到一定程度後會有越來越多建商開發出售,如此一來空地就越來越少、但是變
現後的建商依然有繼續購地的需求,再加上大面積的建地越來越少、甚至出現私人買主或是
跟一般建商較無關係的金控也來搶地。如此一來購地的單價便越來越高、而由於售屋市場的
供給量穩定地成長時需要靠著延遲推案控制產量來炒作價格,實際上使得每一單位建物的實
際獲利漸漸被壓縮,而為了消化庫存必須消耗大量行銷費用,更是讓新屋開發賺頭越來越差
,倒帳臨界點的紫線越拉越高。

越後面買進的土地由於利潤被嚴重壓縮、履約價低於當初購進土地價的程度越來越少、套利
空間越來越低,甚至還會出現只要兩年內都是持平,就有可能面臨要不要倒帳的抉擇,而一
不小心下跌,甚至就乾脆倒帳算了。但這個時候將土地跟周邊進行都更整合,就幫建商拉高
了獲利、降低倒帳逃脫的臨界點的位置。由於都更的毛利非常高、甚至可以把成本降到出售
營收的三成不到,在建商面臨房價是否會趨向持平、甚至下跌的情況時,轉換成都更大大增
加了養地時價格持平情況下『等待』的價值,而且『等待』其實也就是增加都更開發的利潤
中影響重大的『都更效益』的最有效手段-就是跟住戶花時間盧。

由於開公司、標地還是需要沉沒成本的,把公司倒帳也會有一定程度的機會成本。若是能用
低利率繼續保持都更開發的計畫,對於建商而言依然有翻身的機會,因此在建商的履約價壓
低的程度越來越差後,只要轉換成都更開發的計畫,其實就能『一兼二顧』,一邊觀望房價
、一邊用時間換取可開發容積的空間,畢竟只要談的越大越完整,建商能分到的獎勵容積可
就越多,比起新屋開發時每增加一年若是房價持平利潤就只會利息侵蝕,都更開發卻可以靠
著多一年多爭取一些獎勵容積的分享,將利息成本還有公司的固定成本給分攤掉。

數十年來的經驗告訴他們房價若是趨向持平,就要想辦法選擇能擠出新的容積的開發計畫。
在過去靠的是一片又一片破壞生態跟政治關說獲得的『計畫區』來擠出容積,而在空地已經
越來越少的台北都會區,靠的就是『都更開發』。數十年的經驗讓這些建商知道在房價創新
高、而他們新購入土地的利潤卻受到嚴重壓縮時,要去找回過去常用的那種壓榨容積的方式
來確保就算房價下修低迷,也可以維持一定獲利的方法。

儘管房價也是有可能跌得過低、不只是持平或是小跌,甚至有可能大跌,但不管怎麼說這些
建商透過大規模佈局都更,只要能控制好成本不要囤太多地,就算大跌價對他們而言損失的
程度也可以靠都更的獎勵建坪來彌補。建商靠著多年來的經營經驗與直覺知道在房價有可能
趨緩的情況下尋找開發案的備用計畫、分散風險,可以說是站在市場上立於不敗之地的宰制
者,相反地一般大眾卻看不到建商『嘴巴說不要身體卻很誠實』的避險行為,一股腦地跟著
建商的口號追高亂買,最後也只會像過去一樣,成為市場上永遠的失敗者而已。




2010年5月21日 星期五

經濟成長騙局(二)民進黨跟國民黨的拼經濟哪一個能幫到廣大受薪階級?

答案是:這兩個黨的政府只有虐待授薪階級程度的差異,沒有為授薪階級改善過環境


為什麼台灣GDP這六年來數據漂亮,人民卻不太覺得『變幸福』,相反地卻覺得似乎越來
越辛苦,是真的嗎?還是真的是所謂的『統媒』在民進黨執政期間只會『唱衰』,其實並非
如此呢?

在探討這個問題之前,首先我們要把『GDP跟國民幸福度高度相關』這個錯誤的觀念排除
掉。大多數國民是屬於授薪階級,也就是說若是一個真正關心民眾的政黨,他的施政方針應
該是要在資產家跟民眾的福利之間找到一個好的平衡點。舉例來說,每一百元的GDP增加
應該會是來自於勞動者的勞動、固定資本的使用(耗損量)、變動原料的使用,以及『企業
家精神』也就是資產家的投入。如果GDP增加的幅度扣掉固定資本減耗後,剩下的應該就
是勞動者的投入跟企業家的投入(變動原料的投入由企業家負責調整)。

扣掉固定資本減耗跟間接稅後的GDP我們稱為NI(國民所得),NI增加的部分是來自
於國民投入的心血換來的價值,也就是國民真正辛苦(不論是動手辛苦或動腦辛苦)換來的
。而NI分配下去則會成為受薪階級跟非受薪階級,也就是勞動投入者跟資本家兩邊。這兩
者的分配比例是很難『正確計算』的,而且也難以得知『真正公平』的比例是什麼。原因在
於NI的成份中的民間消費跟政府支出無法再細分成哪些是資本家消費的、哪些是受薪階級
消費的,我們只能取得民間受薪階級的薪資資料來估算-其實連資本家的收入都很難正確估
算。

這麼說起來似乎很難正確計算每年『拼經濟』拼出來的成果,到底受薪階級有沒有分到他們
該有的那一份,是嗎?確實可以這麼說,其實也就是因為這個數據非常難以正確估算、也沒
有一個絕對正確的標準,所以才會有永無止盡的爭議、政治人物操弄的空間。

但事情沒有那麼絕望-我們無法計算現在的分配公不公平,但是我們可以根據每年NI變動
的比例跟授薪階級薪資變動的比例來估計每年拼經濟得出來的成果的分配比例的變動情況。
注意是『分配方式的變動情況』,不是『分配的變動情況』。這個數據指的是因為環境或是
政府政策的影響,讓每年的拼經濟成果在勞動雇用者與資本家之間的分配機制的改變。

用數學式來說就是:

Δw/w
───────=
ΔNI/NI

Δw*NI
───────
ΔNI*w

這個數字就是『拼經濟成長多少比例、勞動者的所得上升多少比例』。暫且用比較煽動性的
方式把他命名為『授薪階級對拼經濟成果的分享彈性』

這個數字若是在1跟0之間,就是比較正常的狀況-因為拼經濟成長的過程中,勞動者的薪
資並不一定等比例成長,如前面所述-其實我們也不知道怎樣的變動比例才是絕對公平。不
過我們可以知道一件事情就是這個數據如果這一年度比前一年度要低,那麼我們知道勞動者
所得變動的程度比拼經濟的幅度要趨緩了;相反地如果這個數字變大了,那就是所得變動的
比例要比拼經濟成長的比例要大。如果以勞動者的觀點來看,前者代表壞事、代表整體環境
跟政府的政策偏離自己、往資產階級靠攏;相反地後者代表施政朝著勞動者靠攏。


首先看到淺藍色底標示起來的項目,這個項目代表的是以『總薪資收入』來代表授薪階級所
得,以前述方式計算出來的數據。我們可以看到2004年到2009,民進黨第二任施政
期間跟國民黨第一任施政期間這個數據的改變。這個數據共有兩欄、左邊的拼經濟成果NI
是用台幣計價而右邊是用世界物價基準貨幣美金計算的。這六年大部分都是在0跟1之間,
屬於正常的情況,只有兩年例外-2008跟2009-剛好都是國民黨任期。

台幣計價的2008年是負值-也就是說這年的台幣計價拼經濟成果是負的、但是薪資成長
卻是正的,這樣說起來豈不是好事?拼經濟沒拼到可是加薪了?當然不是,拼經濟的成果用
台幣來算本來就是錯的,因為世界經濟的計算基準要用美金才會準確。每一個顏色的欄位裡
,左邊是台幣計算的NI、而右邊是美金計價的NI。把分母的NI改成美金計價後就變成正成長
了,而且2004到2009年幾乎都在0跟1之間,只有2009年是獨樹一格、剛剛好超過1。

用這排數字我們可以得知,每年以美金計算的拼經濟成果NI變化的時候,台灣受薪階級的
台幣計價薪資的成長幅度在2004到2007年這段民進黨任期,其實是逐漸在改善的。
也就是說若照這個數字來看,其實民進黨以一個比較偏向受薪階級的定位來說,其實是勉強
可以跟選民交代的。而相反地偏資產家的國民黨順利地在2008年接手後成功地讓當年是
正成長的NI使受薪階級分配的比例大幅度下降!這兩個黨按照這個數字來說,都可以說是
沒有辜負選民期望。

比較離譜的是2009年-目前估計以美金計價的數據是負成長超過5%,然而台幣薪資水
平卻下降更多!因此這個數字超過了1。這代表在拼經濟成果倒退時,授薪階級共體時艱的
負擔比較大!如果拼經濟成果是正成長,那就代表授薪階級分享比例更大。然而有趣的是這
個數據出現在負成長的情況,也就是比起過去的時光勞動階級突然間變成這個國家的風險的
負擔者了。這就是所謂的『共體時艱』,台灣的勞動階級確實遠比過去要共體時艱多了。

如果這樣超過一的情況可以繼續維持到NI為正成長的年份,這麼一來可以說是勞動階級的
大勝利!加薪的幅度遠遠超過NI正成長的幅度,資產階級被打倒了!至於這種事情是否真
的會實現,還是說只要NI正成長後這個數據就會馬上縮回去像2008年那樣接近零的水
準,變成『共體時艱都是勞動階級共體時艱,成長都沒有勞動階級的份』,就不得而知了。

然而這樣的算法這是有盲點的-名目薪資不代表真正的購買力,然而NI卻是用美金這種代
表世界購買力計價的數據並進行過通貨膨脹的扣除。如果加薪的幅度要比通膨的程度低,那
麼其實根本也沒有加到薪水,實質薪資的水平並沒有變好、人民購買能力沒有進步,那哪有
分享到什麼拼經濟的成果?因此我們要看橘色這欄-薪資水平有用通膨回算、變成實質薪資
衡量購買能力的進步。而這欄告訴我們可怕的消息-其實這兩任政府只有幹的爛跟幹得超爛
的分別。

從2004到2007年,民進黨政府並沒有顯著讓受薪階級的購買力隨著拼經濟成果成長
,相反地2005年明明拼經濟是正成長、實質薪資反而負成長了,真是要命。而國民黨的
兩年任期更是扯上加扯,拼經濟成果微幅成長下授薪階級的購買力是誇張的大幅度負成長,
2009年更是毫無意外地『只有需要共體時艱時才想到勞工』。

以實質購買力的變化來看,這兩個黨真的只有『爛與更爛』的差別,其實並沒有真正讓環境
變成對受薪階級更好,相反地都曾經大大地剝削過授薪階級。當然比起民進黨只有吸人民的
血,國民黨可以說是吃了連骨頭都不吐出來,背棄授薪階級的程度還是有差異的。不過國民
黨從來都不以站在勞方自豪過,一直都是『萬惡資產階級黨』,這種結果倒是沒什麼好意外
,真正可悲的是這種萬惡資產階級黨竟然還有一堆勞動階級覺得『他們會幫我們』。

民進黨令人失望的是號稱『為了廣大民眾拼經濟』,然而實際上的作為卻是曾經偷偷讓環境
變的偏向資方過,而且第二任一選上馬上把廣大勞動階級當白癡、讓拼經濟的成果被資產家
大幅度略奪。這麼說來立委選舉跟總統選舉被自家人懲罰、再加上國民黨支持者的瘋狂,形
成那樣痛電的結果可以說毫無意外。

剩下黃色跟綠色的部分則分別代表經常性薪資跟非經常性薪資(加班費、獎金)的變動情形
。兩個黨都極力降低經常性薪資的比例、讓拼經濟成果增加時勞動階級必須額外加班或是靠
獎金這種被資產階級控制成份較大的部分才能享受到。這兩個表單更進一步讓這兩個黨醜陋
的真相完全曝露出來,只有更令人絕望而已。

最後則要探討工作時間-從灰色底的表單可以知道,民進黨這段時間雖然拼經濟成果沒有適
度讓民眾享受,但卻有效地降低了平均工時。也就是民眾分到的拼經濟成果雖然越來越差、
用勞動換來購買力的效率越來越差,但是民眾其實有在機制裡自然轉換的。既然沒有辦法分
享到拼經濟的成果,那就乾脆不要那麼認真吧!既然政府無法改善自己的生活,那就只好自
己去追尋更幸福的生活方式、不要那麼拼命為資產家賺錢,畢竟我們知道這段時間勞工權益
根本沒有改善、甚至還惡化。

這算是某種程度的悲哀:政府既然要幫資產家奴役我們,我們只好盡量自己逃避-這就是失業
率的真相。

不過這還不是最悲哀的,讓我們來看看把時薪當作工資的指標,跟拼經濟成果做比較的情況
吧!

最下面的紫色字體一欄就是這樣計算的結果(有兩欄時請一律看右邊那欄)。果然計算結果
完全不意外,民進黨四年有兩年是負數、明明經濟成長但是時薪還下降,難怪民眾開始逃避
工作。國民黨兩年更是離譜,2008年的正成長根本沒有享受到、反而還讓授薪階級的時
薪大幅度下降!拼經濟成長一分,時薪倒退五分,這樣真的好嗎?隔年經濟衰退時倒是想到
人民了,薪資變動的幅度再次跟經濟成長率同方向、堪稱奴役勞工的魔術師,資產階級黨的
典範(也許該算算日本自民黨有沒有比國民黨強)。

最後我們無聊地把時薪也換算成世界標準的美金來看看變動的情況。若是台灣的物價跟美金
金完全連動的話,就會變成這樣的情況(現實世界當然並非如此)。用美金換算後台灣勞動
階級的時薪被剝削的情況比較輕微了,而且2008年靠著美金大跌甚至讓授薪階級的購買
能力成長比NI的成長幅度要大!。如果授薪階級能充分地將薪水在台幣高點消費那些跟美
金連動性高的產品,就可以享受到超棒的拼經濟成果。遺憾的是購屋、日常飲食、小孩學費
都跟美金關連度低,關連度高的油價則是有個世界最誇張寡佔企業中油讓油價還是無法跟美
金連動。而大多數進口相關度高的商品,產業都被寡佔勾結的體制把持,民眾要真正享受到
升值的好處,而不是又被進口商賺飽飽,實在太困難了。

這樣一個沒有半個政黨真正產生過讓授薪階級更好過的環境,只是更加讓授薪階級的生活惡
化的國家,人民只能在吸血鬼跟食人魔中間選一個做為領主,真的只有可悲二字可以形容。
一個是壓榨你的過程充分地隱瞞你被壓榨的事實,另一個則是完全不在乎被發現在壓榨人,
只用各種扭曲的手段來催眠你。一想到投票只能在大騙子跟殺人犯中做選擇,就不由得頭痛
了起來,那天不去投票而去烤肉或是看電影,對我而言反而還可以利用時間彌補一下被壓榨
的損失,去投票,只有多傷心而已。

2010年5月19日 星期三

那些你被從小騙到大的"真理"-(7)壓低匯價你真的有得利?

你唯一得到的就是讓資產階級與美國人吸走你的購買力,以便永久奴役你

本系列第一篇文章有提到,熱錢之所以會來是他們認定短期內大量買進新台幣的需求增加不
會帶動新台幣快速升值、也就是透過央行的干預可以讓他們拋售美金的同時一樣能拿到大量
的便宜新台幣。如果不這麼做,他們根本沒有辦法套匯賺利差,只會是一場空-買高後又自
己賣低。透過央行他們可以瘋狂買進便宜新台幣,只要日後迎合該國對美金的需求做好分批
出售的動作,基本上是可以賺很大一手的,而能讓他們大量便宜囤貨的就是央行。

也就是央行的固定匯率制度或是浮動管理匯率制度,本身就是引來熱錢的主因。而金融實務
討論的熱錢指的也就是因為央行的貨幣政策或外匯干預,大量釋放到市場上的超量貨幣供給
,這個意思就是:熱錢其實就是央行製造的。若是央行不干預匯市,造成的就是單純的美金
持有人跟台幣持有人的貨幣配置交換而已,根本不會多出什麼熱錢。接下來為了方便討論,
簡化成國外只有美國來討論。

所謂的貿易順差,指的就是我國的淨生產價值拿到美國去賺到了利潤回來。如果貨幣供給不
變,那麼這些利潤就會反映在我們的貨幣的購買力上面-這就是升值。在升值的過程人民便
可以拿增加的價值去購買國外的產品來增加整體社會的幸福滿足度,畢竟在比較優勢的環境
下,我們都知道日本的電玩遊戲動漫產品、美國的電影跟高階技術,是非常值得台灣人買的
。於是在台灣人增加進口量的同時,先前用順差賺到的利潤又會跑回去美國,於是貿易順差
就會下降回去,總結一年的淨額,就是每年GDP當中的貿易順差。

在傳統的貿易討論上認為若都沒有干預,兩國間的貿易順差跟逆差應該是要一直沿著一個均
衡繞來繞去,兩個國家的人民靠著不斷交換工作給對方做、把資源做有效率的配分,而這個
均衡線在兩個國家是同質性沒有特別優勢的時候,就會是零。這個均衡代表的就是柏拉圖最
適,也就是兩個國家的人民都達到現有條件最幸福的狀況,如果有一方想要更幸福,就只能
去掠奪對方的幸福。當然因為許多緣故,柏拉圖最適只是一個理想,但我們都知道根據兩個
國家之間的貿易交換過程不斷提高生產效率的話,兩者之間的貿易順差還是會逐漸歸零,而
兩者的貿易順差雖然都歸零,卻會讓國內消費增加的幅度更大於貿易順差縮小的幅度,這就
是兩個國家之間互相合作交換做有效率的事情,進而讓兩者都更幸福的情況,貿易順差一直
很大的國家就比較幸福實際上是一種幻覺,事實上快速增加的消費往往是靠著不正常的加班
產生的。

在這樣的狀況下,比對雙方的貨幣發行量跟經濟體的結構,就會有一個貨幣交換價格,這個
價格就是均衡匯價。只要有一方的匯價低於均衡匯價,理論上就會有貿易順差、而貿易順差
產生獲利、獲利造成購買力變強,而購買力變強後,就可以讓人民提高購買能力去買逆差國
賣得那些按照低估匯價計算順差國買不起的東西。貿易順差必須花掉才會變幸福,如果不想
花掉又想讓匯價回到均衡價,就只能讓央行狂買外匯存底-也許狂買美國公債是讓台灣人變
幸福,不是讓美國人變幸福吧?

舉例而言就是,A國的出口廠商甲本來認為買B國的乙設備的資本支出成本過高、不能產生
那種支出下他們認為夠滑算的效益,但是滙價低讓他們賺得獲利、因而拉高本國匯價提高了
本國貨幣的購買力。在新的高匯價下,乙設備的B國貨幣定價雖然不變,但是對於貨幣升值
的A國廠商而言,其實就是變便宜的。因此出口廠商甲就會去買那些因為匯價變動,使進口
成本變低的產品,雖然這些設備能產生的效益不變,但由於價格變便宜了,去購買就可以比
原本的情況要提高甲廠商的總效益。

若是在匯價因為賺得貿易順差而上升的時候由央行大量印出本國貨幣、增加貨幣供給量,原
本應該由於匯率上升而全國一起增加的購買力就會因為貨幣超印,因此每單位能分到的新增
購買力就變低了。原本不應該換到那麼多本國貨幣的出口廠商,還有趁亂去跟央行買便宜新
台幣炒匯者,就會因為分到不該分到的超量新台幣,因此每單位新台幣的購買力降低、而他
們拿到超多新台幣,那他們就會分到較多購買力,相反地沒有辦法等幅獲得新台幣的沒有加
薪的民眾,就會購買力降低。

這就是為什麼2009年貿易順差破新高、人民的薪資水準就算提高,也往往覺得『好像沒
有比較爽』的原因。原因就是你手上的貨幣購買力下降了,就算整體算起來沒有通膨,但由
於你手中貨幣增加的幅度跟不上出口廠商老闆增加的幅度,在每單位貨幣的購買力是按照匯
價這種『平均值』一起下降的情況下,你手上的總計貨幣購買力就會下降,而老闆的上升。

正常的情況下人民將會發現自己的薪資水準被低估了,因此要求加薪。老闆由於賺的是超額
利潤,也就是經濟學上認為的不義之財。理論上人民應該要去爭取把薪水補回、讓自己的實
質購買力回升,畢竟老闆可是賺飽飽,『破新高的貿易順差』難道不該等幅度加薪嗎?遺憾
的是人民不是每個人都腦袋清楚,他們會接受許多理由來安慰自己,像是『其實也是有加薪
』、『購買力會下降是因為XX黨無能』、『八年餘毒』之類的。

在政府的角度看來,他們是認為這樣做就能夠補貼出口廠商。畢竟我們知道所謂的政府政策
不論是財政政策或是貨幣政策,其實都是對這個國家的購買力做分配。由於財政政策補貼出
口廠商跟貨幣政策補貼不同,前者是會赤裸裸地以新台幣顯示出來的,然而後者並不會,甚
至還可以用『要保持貨幣低價才能維持出口廠商願意生產,不讓你失業』這種邏輯正確但是
立論點完全錯誤的說詞來對你洗腦。也就是政府可以避開人民的監督,就跟高鐵透過政府擔
保明明就跟公共工程沒兩樣,但是卻靠著BOT變成不用納入政府的帳來監督是一樣的道理
。簡單來說,就是可以不用人民的監督跟認同,就可以大方地靠著央行濫印新台幣來補貼出
口廠商。

然而問題來了,理論上貨幣價格長期低估,是會造成進口廠商的不滿的。進口商品變便宜的
話,像是XBox360若是突然降價兩成,那麼進口商的利潤是可以上昇的!而進口商的
利潤上升擴大了內需跟進口產業的規模,其實是可以增加勞動需求,而人民能買更多東西,
也才會變幸福。但可悲的是台灣的進口產業長期都是寡占,賺得飽飽的並不是很在意要拓展
新的市場,再加上這些內需廠商多半也投資出口產業,對他們而言進口部門沒有辦法賺更多
沒有關係,只要出口部門賺得多就可以了。

每年台灣民眾辛勤地超時工作,實際上都是為了讓這些貪得無厭的『慣老闆』獲得完全不成
比例的購買力。台灣民眾所獲得的購買力,卻遠遠低於他們付出的工時,原因就在於他們被
匯價干擾無法正確估計實質工資。政府的目的自然是為了要『拼失業率偏低』,問題是,若
是這個社會的失業率較柏拉圖最適的情況下低,代表的只是這個社會比較不幸福而已,失業
率低不代表社會比較幸福!因為這種失業率壓低的,是靠著欺騙人民來讓人民願意接受過量
的工作,跟經濟學家認為政府長期要追求的目標是透過教育、技術研發、拓展市場來增加社
會整體對勞動的需求以降低結構性失業,或是強化求職轉職平台來降低摩擦性失業,是背道
而馳的。這麼做只是用欺騙人民來美化失業率,並不會長期降低失業率-要長期壓低失業率
的唯一方法變成繼續浪費資源在欺騙人民、壓榨人民,而不是推動國家進步。

然而遺憾的是我們的民眾並不知道有這麼多超額補貼給了廠商,只能夠明確地看到帳面上的
財政補貼。長期的狀況下出口廠商便不斷獲得超額獲利、而人民的錢包越來越薄、購買力越
來越差,假如國際原物料上漲,更會造成進口衰退、而使貿易順差大增。在這樣的情況下,
儘管央行不斷大放新台幣、理論上新台幣應該會因為印太多而逐漸貶值,但由於出口廠商可
以透過病態的補貼不斷獲得超常的獲利、支撐嚇死人的貿易順差,因此套匯者就找到了機會
-他們靠著央行超印貨幣買了很多便宜台幣,理論上台幣也會因為超印要換回美金的時候會
越換越少,但是由於出口廠商在較高的台幣匯價下不斷維持高貿易順差,他們就找到了有大
把美金要賣的人,用漂亮的價格買回了美金。

到目前為止我們知道了兩件事情:

一、央行超印貨幣讓炒匯者跟出口商買到了自由市場機制下不該買到的便宜台幣,等於人民
的勞動所得創造的購買力被挪去補貼出口商跟炒匯者。

二、貨幣政策跟財政政策造成的購買力轉移,讓出口廠商維持病態的獲利而能賣很多便宜美
金給炒匯者,讓他們要離開時不會因為他們製造的賣壓讓購買力流失太多。

炒匯、套匯是無風不起浪的,就是因為台灣跟中國以及1980年末的日本,很明確地表現出這兩個
特質,所以必然招來炒匯者的攻擊。引來炒作套匯的,其實就是台灣人民自己病態扭曲的價值觀
,以及央行的操作。台灣政客喜歡用"我們是小型開放經濟體所以容易被套匯攻擊"來嚇人民,
請問一下,日本跟中國也是小型開放經濟體嗎?

接下來就是第三件事情是什麼呢?那就是炒匯者換回美金後便是拿美金消費,因此美國的進
口量遠遠高出他們出口量一截,靠的就是日本、香港、南韓、中國、台灣、俄羅斯這些國家
,為了規避民眾監督以不當圖利出口廠商,提供得這樣一個方便的套匯環境。這樣的環境讓
偏好持有美金消費的炒匯者(應該不會有人把最終要換成新台幣的稱為『炒匯者』吧?),
拿美金消費拉高了難以置信的進口量。而這樣的貿易逆差卻靠著外匯干預國的持續干預始終
維持不墜,因此形成了一個巨大的黑洞。

由於央行印新台幣買來的美金必須存放著才能避免賣回去市場造成新台幣暴漲,所以央行只
好找尋用美金投資或消費的途徑。但由於央行等於是一個集中管理個體,而且並沒有法源規
定他們可以當投資銀行拿這些美金去美國做正常投資(註一),而其實去做正常消費或投資,其
實也只不過是把台灣人個別消費,變成央行集中消費而已、一樣會影響匯率,因此剩下的選擇
很少,其中一個就是購買美國公債。因此這些央行保管的美金,因為是集中大量保管,就將美
國政府公債炒在一個嚇死人的高價上。因此美國政府舉債的成本便非常低,而實際上就是靠
著略奪匯率管制國的購買力來達成的,這就是美國赤字可以不斷創新高,但美金購買力始終
不墜的原理。

因此我們知道了第三點:

三、國內人民被轉移走的購買力一大部分轉移到炒匯者或是美國政府手上

所以實際上央行以美金為主體作的外匯干預是什麼呢?實際上就是要人民付保護費給出口廠
商還有美國人。實際上就是央行的干預行為在製造炒匯的機會,央行根本沒有擋住炒匯,以
為『央行固定匯價就是擋住炒匯』根本是完全與總體經濟學違背的謬論,實際上根本就是『
固定匯率制度製造了熱錢』。

但這個時候問題就要回歸人民自己了,人民為什麼會接受政府不創造能讓整個國家能夠成長
的環境去提高勞動需求、而只是一天到晚用偷吃步壓低失業率?為什麼人民會安慰自己被廠
商壓榨是剛剛好?為什麼台灣人組織工會如此困難?為什麼台灣人民看到出口廠商大賺錢、
自己購買力卻反過來下降時,只會去怪八年遺毒或是怪馬英九無能,不會想想其實就是自己
抱持著『付保護費拜託出口廠商把自己當奴隸壓榨』這樣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的念頭,正是失
業率就算不高、經濟成長穩定,也不覺得自己有獲得跟超量勞動等比例幸福的主因?

當然,這世界上有被壓榨國,就有壓榨國,台灣人應該多看美國職棒大聯盟,畢竟薪水嚇死
人的A-Rod,那種不合理的高薪,等於有一部份是你資助的,多看看自己資助的對象的
表現,說不定可以彌補一些回來(註二)。

其實台灣這個經濟體之所以會一直以低效率的方式運作,某種程度上也就是台灣民眾自己刻
意忽視自己的發展幸,而只想要沉溺於被出口商奴役的穩定生活罷了。什麼樣的民族,就養
出什麼樣的經濟體,習於接受老闆無理要求的民眾,也自然願意成為一個以奴役人民換取特
定階級不公平所得分配的的機器裡,那個被過度磨損到崩牙的螺絲釘,沒有什麼人好怪罪的
,你之所以被壓榨,就是因為你根本不想反抗。

其實這就是稅制不公的問題,問題是,只要你不反抗,不公又怎樣?

註一:中國政府或台灣政府會拿美金去做『外交』用途,而中國政府會拿美金去獨裁國家買一些
權利,這樣可以避免排擠國內對美金的需求,等於是國家代替人民做創投。其實這是一條頗有
創意的路,最大的疑慮就是,這種投資的風險是否真的能獲得相對應的報酬呢?又這不就是
另一種規避國民監督的管道呢?

註二:要用盜版看,否則不划算,畢竟我們知道MLB.TV並沒有『因為你是買很多外匯存底的國
家的國民,所以價格比較便宜』的條款。而中國人民靠著盜版跟美國人的免費分享,要比他們
帳面上看起來要快樂多了,台灣人也是,算是『生命自然會找尋出路』這樣的道理吧。

經濟成長騙局(一)追求快速經濟成長必然的作繭自縛


中國的經濟成長率連續數年一直維持在非常驚人的數字,甚至被稱為『中國奇蹟』,一般人
看到經濟成長率會直接地聯想到國家的『富有程度』,因而認定中國人民以每年接近一成的
成長率快速地『越來越富有』,是這樣嗎?

當然這樣的看法自然是完全錯誤的。所謂的GDP指的是一個國家在一年內總共產生的消費
記錄淨額,而所謂的人均GDP指的並不是人民的富有程度,指的是平均一個人那一年淨消
費多少東西、代表的是一國國民一年的消費能力。『富有』不一定消費量多、但消費量大意味
著不會太窮,不過也不能因為消費量不斷增加、就判定該國人民越來越富有,實際上很可能
是『享受不到的消費』。原因就在於中國的GDP裡面有半數來自於政府支出,而有接近一成
來自於貿易順差。而這政府支出的部份以及貿易順差賺到的購買力,實際上中國多數人民是
享受不到帳面上顯示那樣的成長速度的。

正常的情況下如果有大幅度的貿易順差,就會導致貨幣逐漸升值,經濟意義的描述可以用簡
化的交易來解說如下:

國內只有一個廠商且手上有600元人民幣,拿了600元人民幣請工人做了一個貨品,工
人拿600元、廠商拿貨(此時匯價換算假設600人民幣等於100元美金)到國外賣了
120元美金回來,可是由於國內還是只有600元人民幣,因此120元美金只能換成6
00元人民幣,讓那個工人用美金去跟美國商人買些資本主義的邪惡象徵產物。但這麼一來
匯價就會從1:6變成1:5,也就是升值了兩成,這就是貨幣匯價昇貶的最基礎原理。那
就是賺回來的這些財富如果還以同量的貨幣來進行國內交易,那麼每一塊錢貨幣代表的購買
能力就會上昇,而跟美金這種世界採買用貨幣比較就知道,人民幣的購買力上升了兩成。帳
面上用人民幣進行會計紀錄看起來是600-600=賺0元,實際上其實是賺了20美元
=100人民幣的購買力,只是會計數字不好看,經濟意義上還是賺的,賺的是手上的錢變
大了,而不是錢變多了。

但若國內因為某些原因使的國內總流通的貨幣數量變多,那麼這些美金換回來後,支撐這些
貿易順差的人民幣就會比前面的原始設定要多、那麼人民幣升值的情況就會比較緩和(因為
有更多貨幣去支撐賺回來的財富了)。而如果國內因為某些原因人民幣大量增加,甚至可能
出現100元美金換回來支撐的人民幣高達1000元,那人民幣匯價反而是暴跌的。但如果增加
的貨幣是均勻地依每個人手上持有的量來增加,那麼因為貿易換回來的購買力,就會正確地
分配下去。但如果貨幣增加的過程都是增加到某個人手上,那麼整體平均雖然增加,其實是大
多數人變窮、只有一人增加-這就是貧富差距加大。

在央行都不直接干預匯市的情況下,人民幣對美金的匯率變是由貿易順差以及央行的的貨幣
供給政策與政府的財政政策之間的連動所影響的。如果中國央行沒有積極用貨幣工具回收政
府為了公共支出大量印出去的人民幣,那麼在中國政府花完錢後就會通膨、因此中國政府永
遠是市場上買東西最划算的買家,而這種貨幣超量出現在市場上的情況,則會壓制人民幣上
昇的力道。但如果這樣亂印鈔票都無法壓住人民幣因為貿易順差大量增加財富所造成的升值
壓力呢(註)?那央行只好採用固定匯率政策-用市場上沒有人願意的低價大量拋售人民幣(
因為是央行賣的,所以跟直接印出來沒兩樣)。

如此一來央行就成為市場上買最多昂貴美金的買家了,相反地跟央行換人民幣的美金賣家就
成為市場上買到最便宜人民幣的幸運兒了。但由於央行還在大量地超印人民幣,因此人民幣
的實際購買力將會越來越差,而在央行印鈔票的過程中,那些本來就持有人民幣的人是不大
會多拿到央行超印的鈔票,但人民幣的購買力卻在下降,也就是說央行的印鈔造成通膨、而
使人民的購買力下降了。那麼這些購買力轉到哪去呢?是央行手上的外匯存底嗎?

央行囤積的美元才是世界購買力的基準貨幣,實際上外匯存底快速飆高的央行自然累積了許
多財富,但並不是等額的。也有很大一部份流入那些買到大量便宜人民幣的出口廠商或是國
濟炒匯家手上了。因為他們買到了原本市場機制下不該買到的那麼多人民幣,因此他們在人
民幣匯價不變下等於『賺到了』,而被他們賺的對象自然是其他原本持有人民幣、但人民幣的
價值卻因為那些人多拿到人民幣而下降的百姓。也就是說外匯干預自然就會造成嚴重的貧富
差距,以及百姓的購買力惡化。

照裡來說多了這麼多錢、多拿到錢的人自然會去大花錢,對吧?由於大量花錢自然會導致原
本持有貨幣而被吃豆腐的人從那些拿到很多錢的人手上賺到錢,然後就會因為賺到錢去消費
。在消費的過程中會想要購買舶來品,如此一來自然會有許多人去購買美金以便購買舶來品
,那麼央行就越來越不需要濫印人民幣來買美金了-因為自然會有人願意廉價拋售人民幣換
美金。

然而實際上卻非如此-中國的進口需求成長非常遲緩,很大一部份原因就是中國人根本不買
或是買不到國外的產品。舉例而言外國的高端技術或品牌授權、軟體、影音產品這些東西都
因為中國人不尊重智財權以及工資沒有辦法顯著成長的關係,因此消費成長的速度根本跟不
上帳面上的經濟成長速度;另一方面許多國家像是法國、美國甚至日本刻意封鎖中國企業、禁
止本國廠商向中國企業販售高階零組件或是技術,或是怕被盜版而禁止新產品向中國出口,
如此一來另一方面阻礙了中國人購買外國產品的消費成長,因此中國的貿易順差幾乎沒有因
為進口需求成長而下降,因為他們既不想買、也往往買不到、或是沒有足夠的薪資所得來進行
舶來品消費。

然而另一方面呢?央行大印鈔票流入民間的人民幣卻沒有順利地灑在人民身上。由於印的量
實在太大了,根本無法正常地投資或消費掉。如此一來這些閒置找不到合理投資跟消費的資
金,便成為了投機性資金炒股炒房,這就是中國房市股市暴衝的主因-人民不但面對高漲的
物價,甚至連房價都大量攀高。

然而大多數中國人民的薪資是沒有這樣快速成長的,GDP雖然快速成長,實際上貿易順差
賺來的財富卻因為固定匯率制度被央行收去、而且一部份流入了炒匯家跟出口廠商的手上,
薪資成長跟不上貨幣增長速度的百姓因此實際上根本是變窮的,相對地政府跟廠商的購買力
卻是不斷地不正常增加,實際上就是從百姓手中轉移過來的,而且我們都知道,因為中國勞工
太多了,他們甚至賺得再多也不需要幫勞工大量加薪,每天一樣有長長的人龍來排隊應徵當
他們的奴隸。

更有甚者,中國的GDP大部份由政府支出構成、成長率也過半由不斷擴張的財政支出來拉
動,那些辛勤工作賣肝的人不但享受不到他們製造出來的國家財富、被貨幣政策給轉移,更
糟高的是政府的財政支出卻開始轉到別人-中西部的人身上。

由於繼續留在沿海城市的話因為物價的高攀故實質上的購買力是在下降的,若沒有像過去那
麼洶湧的公共支出來支撐他們的消費力,那麼其實留在沿海城市生活的消費能力其實是在下
降的。相反地物價膨脹、房價膨脹沒那麼嚴重、而享受到的公共支出卻快速膨脹的中西部,
顯然是越來越好過活。如此一來一往就造成中國沿海地區大缺工的狀況。

你會看到廠商就算大量拉高工資一成,也擋不住這些工人回去老家的意志。原因就是工資成
長的幅度實在太低了,繼續留著還不如回去老家來得有購買能力,再加上對家鄉的思念交互
作用下,對工人們而言繼續留在沿海都市根本一點也不快樂,因為他們多拿到的人民幣,並
沒有辦法止住留在該地區將會喪失的購買力-加薪加三成也付不起兩年漲二十倍以上的蔥價
以及漲兩倍的房價。

這就是中國所謂的先富一部份人起來-然後透過超印人民幣產生的舉債能力跟財政擴張能力
,挾著『政府的公共支出是財政擴張下最強買家』的優勢去拉動中西部的建設。但這麼一來
沿海地區擁有龐大儲蓄的人民,就等於抱著利率擋不住購買力流失的大量紙錢,看起來越存
越多,但是財富累積的效率卻遠遠低於帳面上的數字-財富不是比數字的大小,而是比這些
資產能產生的購買力。這就是在東方這些固定匯率制國家,儲蓄其實不但不是美德,還是一
種慢性自殺行為的原理所在-錢變薄的速度遠遠高過銀行付利息的速度。

也就是中國沿海城市的人民,由於中國政府跟央行的財政與貨幣政策操作,他們的辛勤工作
是完全無法換到相等的購買力的。這些購買力被出口廠商賺走、被炒匯家賺走、被政府透過
公共支出轉移給中西部的人民,因此儘管工資緩緩地上昇,但對他們而言卻是越過越辛苦,
特別是那些存了很多錢的人,更會發現原來他們存的錢幾乎變成廢紙。

而這還不是最淒慘的,最可怕的是那些中西部的人民因為『開發大西部』的投資開始棄農從
工。由於大量的政府補貼使得他們願意以低廉工資來從事生產,所以廠商便轉移到中西部去
以『比以前更低的成本』來生產。這麼一來沿海廠商就乾脆不加薪了,直接搬去內陸算了,
更加導致了沿海廠商加薪的幅度越來越低、使沿海人民購買力惡化的問題更加嚴重。然而這
些異鄉來沿海打拼的工人卻無法在沿海從事農業,就乾脆有一頓沒一頓地打零工,這就是中
國實質失業率可能接近三成的問題根本。

然而由於大西部不斷供應廉價的人工,所以出口廠商還在大規模地賺外匯、迫使央行繼續維
持超量的貨幣供給、讓沿海人民惡化的情況更嚴重。那些可以乾脆回鄉去的人,雖然工資較
低了,但是其實靠著政府補貼以及較低的物價,回老家去會快樂多。可是那些沿海都市就是
他們『老家』、或是去了沿海城市已經沒有老家可以回的人呢?他們只能留在當地看著自己
積蓄變多,但實際上購買力卻沒有跟著帳面數字成長、沒有像帳面上那麼富有。上海人手中
的人民幣若能拿去買新疆的豆漿,那麼上海人的購買力還是很強,但很遺憾地是上海人頂多
只能買Made in Xinjiang的牛仔褲,大部份生活物資舉凡豆腐到房屋都不能買新疆的便宜物
資,頂多是偶爾去新疆觀光時,短暫感受一下自己比新疆人富有許多的假象,一回到上海,
就發現自己不過是個屋奴罷了。

中國沿海人民之所以感覺自己越活越辛苦,原因就在於他們的購買力被挪去給中西部的同胞
、讓中西部的同胞『過得比帳面上快活』了。然而為了進行這樣不需國民同意就可以進行的
搬移工程,中間卻得讓資本家、炒匯者賺到他們不該有的購買力。中國政府為了用計畫經濟
以固定匯率來開發國家,最後就是造成不斷惡化的貧富差距、不斷被炒匯家套匯、而最後導
致全國人民都搞得『農不務農、工不常工』,在GDP看起來每年近一成成長率的背後,其
實可能只是在各地留下大量的裝置藝術品、廢墟都市,最後白白讓適合耕做的土地被切得割
裂廢耕、而沿海的工人過著不穩定的打零工生活。

這樣的『計畫』經濟,成長的GDP被資本家與炒匯者給吸走了,整體國民能享受的反而下
降了,若非豐沛的地下經濟支撐著廣大國民窮人自娛不至於崩潰,再加上國家有一半快速惡
化的同時有一半卻感謝黨的開發、不至於發現其實是整體惡化,否則國民黨當年因為濫印貨
幣造成貧富差距極速惡化因而被共產黨推翻的歷史,說不定會在中國再度上演。

原本察覺到這個矛盾、大膽得罪既得利益者,硬頸強迫中國軟著陸、要把中國經濟成長抑制住
慢慢調整體質讓農村自己升級的朱鎔基等人,卻因為擋了太多掌權者以剝削人民換取自身快速
致富的財路,現在只能退隱江湖看著中國走上他極力阻制的失控之路,而這輛失控的火車,似
乎為了彌補那幾年被朱鎔基抑制的衝勁,這七年來更是以嚇人的高速脫軌而出。

當然,共產黨在這樣的惡化中只好加緊控制人民、對人民洗腦,告訴大家,大量下崗是朱鎔基
害的,而不是過熱的不均勻經濟體造成的。一方面希望經濟高速成長、另一方面又想要控制匯
價來避免農民不要被美國來得低廉進口糧食作物給擊垮,最終就是導致這樣混亂、出軌、失控
過熱的局面。


註:由於在這個時代已經不能用嚇死人的關稅壁壘來保護本國生產糧食作物的農民,所以只好用
匯率壁壘來避免美國運來的糧食作物因為人民幣升值變得便宜、導致本國農民生計受影響。




2010年5月18日 星期二

可以得諾貝爾官商勾結獎的偉大政策

李述德部長在五月十七日、馬英九總統就職滿兩周年前夕,公佈了前無古人、後恐怕也無來
者的禍國殃民政策-

防財團養地 國有地原價買回機制啟動

其中可笑、賣台層面的描述如下面的網誌作者Foxx所言:

簡單來說這是一個強迫建商購買的國有地,若在三年內沒有開發就要強迫以『原價』賣回給
國家的政策。然而我們知道假如三年後這塊地開發的價值大於零,建商自然就是開發掉就好
並不會有『損失』,頂多是無法靠養地遞延產能來操縱價格。相反地三年後只要地價下跌,
那麼建商跟本可以好整以暇地把地賣回給國家-完全無風險。

這樣的概念類似一般金融市場操作時,同時『買入現貨』並且『買進賣權』,政府則是扮演
建商的對作者-售出現貨以及售出賣權的角色。正常的金融市場交易時,賣權自然會有應有
的售價,理論上若是假設未來地價上漲下跌的機會持平,那麼這是一個零和賽局,政府看起
來是不吃虧的,雖然要負擔地價下跌時買回的義務,但也賺到了賣權的價值、也就是國有地
的價格可以標得更高賺回來,何樂而不為?如果這樣看,這自然是一個『能賺錢』政策。

然而遺憾的是並非如此-這個政策的惡毒、設計精巧遠勝於此。由於政府保證的價格是這一
整個國有地售出的價格,也就是連選擇權的價值也都一起保證了。在這樣的情況下政府等於
還順便幫建商購買選擇權的成本也保證了,建商未來面對的市場行情只要該土地出售價值低
於購地價格,賣回給政府時就會順便把這個選擇權價值給賺回來了-也就是這個選擇權對建
商而言不會有『白白浪費掉』變成沉沒成本的機會。

這麼一來原本國家可以靠著出售賣權價值以涵蓋地價下跌時要跟建商以原價買回的損失,也
因為要把這個賣權價值吐回去給建商,所以完全涵蓋不了任何東西了。

也就是這樁生意,政府是穩賠不可的。

那麼至少賠多少呢?在現在這個時點我們只能計算公正客觀的選擇權價值,畢竟以後是不是
地價大暴跌讓政府變成超級大凱子是無法公正判定的。但由於政府應該要賺到的選擇權價值
竟然賺不到、而讓建商在用不到的時候要政府把錢吐回來還他們,我們至少可以認定這個該
賺到卻沒賺到的選擇權價值,是政府完全被建商吃豆腐、付出去的價格。換來的代價就是請
建商在這些地對建商而言是累贅、廢物的時候,用比市場價格高的高價加上選擇權的價值賣
回來給政府。

也就是說我們大有為的政府為了對付囤積空地操縱市場的行為,想到的不是課徵空地稅或是
類似的罰金去制裁建商,而是『付錢請建商高抬貴手』。而事實上那個時候建商根本也不想
繼續屯地,政府既然願意當凱子幫他們停損,何樂而不為?也就是實際上這個政策產生的降
低囤積空地的效果是非常差的。

那麼最後來探討假如建商覺得房價不夠高、所以雖然賺很大但是時間到了卻不想馬上賣掉呢
?實在太容易了,法令規定的是三年到了要開發,沒有人說要他們『蓋完』並且『賣光』,
也就是建商可以蓋好以後慢慢賣,或是慢慢地蓋。

到最後這個詭異的政策真正能迫使建商釋出的產量,依然是少的難以正確計算。不過有趣的
是我們可以正確計算這個政策付出的代價、那些白白繳給建商的保護費。

使用的是Real Option的觀念進行簡單概略的計算,台大的顏教授有翻譯這本書:

有稍微接觸過衍生性金融商品的人應該知道black-scholes方程式,實質選擇權的簡單架構
就是用來搭建任何類似『避險權利』價值的估算,將實質選擇權的簡單模組求極限後調整一
下其實就是black-scholes方程式,利用這樣工具就可以計算政府提供的這項保證購回的政
策,賦予建商什麼樣的避險價值。在這個政策裡,政府提供的是保證建商不會虧錢的權利,
而且由於建商虧錢時連這個權利的價格都一起『買貴退差價』,所以我們只要算出這個『保
障建商不虧錢』權利的價值,就知道政府白白讓建商佔了多少便宜,不用計算政府可能靠
選擇權賺到的部分。

在使用權利生效期間為三年、無風險利率設定為美國一年期公債利率1%(取整數)、假設
每年漲跌幅為19%(此參數不影響計算,只是方便模擬),並且將建商的決策簡化成一年
一次、共決策三次的設定後,就可以輕易算出這個權利的價值。

代入簡易公式後就可以輕易計算出來-這個選擇權將會讓標售的國有地另外附加接近兩成的
價值!如果競標市場是完全效率的自由競爭(雖然我們知道現實上差距甚大),那麼國有地
將會因此比周邊的行情高兩成!(不過不用為建商因此買貴而擔心,他們買貴的這兩成由於
內含在標售價裡面,所以三年鑑賞期到了以後政府一樣要付錢賠建商。)

假如任何一筆土地標售三年後,地價有漲兩成以上(實際上要三成以上,包含建商獲利)的
話,那麼建商就不會使用這個讓台灣百姓喪權辱國的權利,相反地漲幅只要不夠高,建商就
會吃乾抹淨、還順便要國家把當初收取的權利金也一起吐回來還他,欺人過甚的程度幾乎可
以獲得諾貝爾官商勾結獎。

若是建商在該塊國有地的周邊持有許多土地,就能藉著這個高估兩成以上、建商卻不會負擔
跌價風險的土地向銀行證明他們持有的土地是非常有價值的,因此進行超貸。建商完全立於
不敗之地、毫無吃虧的可能性。相反地只要地價沒有漲個三成以上,那麼政府可就必定要吃
虧、什麼也賺不到了。而實際上建商標售零碎國有地的真正目的就是要用來高估周邊自有地
的價值進行超貸,政府可以說免費提供了一個讓建商無敵完美的避險權利。

有趣的是,這樣一個完全利益輸送、圖利建商的政策,竟然完全沒有任何人反對。由此可見
這樣設計精巧的賣國政策可以說是藍綠都認同、沒有人想反對。李述德部長固然可惡(其實
應該說他創意十足,畢竟這種惡毒的政策真的不是常人想得出來的),但若非他如此賣力圖
利財團讓反對黨、自家人都認同不已,否則那難看的施政滿意度早就讓他被革職一百次了,
哪有可能還會有羅淑蕾這種平時自命正義清高的立委跳出來說『李述德不能換』呢?

這樣一個徹底賣國的政策,卻沒有任何掌控半點政治影響力的人出來反對,只能說台灣的民
眾實在可悲,只有人渣黨跟廢物人渣黨可以支持。

2010年5月15日 星期六

那些你被從小騙到大的"真理"-(6)央行真的是能宰制金融市場的全能神嗎?

沒有一個神不曾被他的子民或天使背叛


『中央銀行日前表示,發行長、短天期存單收回資金的效果,等同調高存款準備率。』

這是央行針對六月份預定發行的央行定存單-也就是一般銀行做為存戶、把錢存在央行的定
存單-所做的評論。是央行認為不透過調高存準率、而是用定存單來回收資金,效果等同調
高存款準備率。

這句話是正確的、但卻不夠正確。大量發行央行定存單確實是跟調高存款準備率一樣具有回
收資金的效果,然而這個效果卻是以不同的方式發揮出來的,而由於發揮效果的方式不同,
甚至會使操作工具的人無法得到預期的結果、甚至可能被工具給反噬。

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要先了解,到底央行操作此類貨幣政策是如何產生作用的。

正常狀況下,央行定存單跟政府債券這些對銀行而言是『放款』的資產,是為了維持『存款
準備率』而被法規強迫必須購買的。為了維持存款準備率,不買可不行,日本的銀行就算面
對的是十年期只有1%多一點、只比民間定存利率高一點的公債利率,還是得硬著頭皮買下
去,就是為了必須要維持存款準備率。

然而正常的狀況下,民間銀行並不會很認真地想要在存款準備率已經滿足後,還去大買利率
連1%也沒有的央行定存單。一般來說,民間銀行滿足法規標準後就會把放款放到企業借款
、消費性借款或是房屋貸款上面。因為這些放款才是銀行真正的獲利來源,定存單實際上往
往只是銀行不得不買的最後選擇,放款到這些地方是沒有獲利、甚至可能還虧錢的。銀行在
他們認為市場上能放來獲利的放款,賺得到的利率跟自家存款利率的利差足夠涵蓋放款對
象的風險後、銀行能可以安心賺錢的狀況下便會把錢放出去。

以2008~2009的兩年看來,民間銀行對企業的放款是下滑中的。這並不代表民間企
業不想借錢-相反地,這段時間很多企業破產、倒債,照理來說他們在破產倒債前絕對是拼
了命下跪也要借到錢周轉才是。這段期間真正的問題就是那些體質優秀的企業並不需要多借
錢、有的甚至因為想要縮小規模所以把營運資金拿去還債、降低舉債規模,但因為這些企業
體質優良,所以因為央行大降息有餘錢的銀行搶破頭想要把錢借給他們,因此他們『還得起
債、負擔得起高利率,但卻只需負擔超低利率』;另一方面,體質不佳的企業正是急需錢的
時候,然而因為銀行的評鑑機制認為這些企業的違約可能性以及違約後的損失風險太高,因
此銀行依然會以相當高的水準跟他們收取利息以涵蓋風險、甚至乾脆拒絕放款。

因此這段時間銀行想放款的對象不太需要借錢、真正需要錢的對象又不受銀行青睞,大降息
、貨幣擴張政策後滿手是錢的銀行,還真的滿手是錢、放不出去。此時政府實施的優惠房貸
等於是幫民眾貼利息錢、讓銀行願意冒更多險來放款,因此使得銀行對房貸的放款以每季超
過餘額10%的恐怖高速度大幅攀升。然而部分比較理智的銀行在衡量房價上升過快、統計
系統無法正確顯示的跌價風險大幅攀升後,已經逐漸開始對房貸緊縮,而央行的『房貸放款
應緊慎』的勸說,也逐漸對少部分銀行產生抑制。在這樣的情況下,原本找到發洩出口的放
款壓力,又開始累積-然而並非所有銀行都是如此,實際上仍然有很多銀行拼命把錢往建築
貸款與房貸放款塞,塞到沒剩多少餘錢。

這個時候央行想透過大幅發放定存單吸收銀行放款能力,實際上大都吸收到那些保守、本來
就不太願意再往建築房貸放款的銀行,那些想亂放款的銀行並沒有被『強迫』大量購買定存
單。而央行上次發行的定存單的利率反而還下跌,則說明了央行發行的規模的吸收力不足、
那些餘錢過量的銀行搶破了頭、反而造成定存單利率水準下降。央行這麼做並不會『強迫』
所有的銀行放款變得審慎,而是會讓那些本來就審慎的銀行有個可以多多少少賺點利息收益
的絕對安全放款來源(他們這些錢並不會放款,因為市場上的對象風險太高,儘管閒置也要
付存款利息給存戶,他們也寧願空放著不放款賺利息錢,因為放著只是損失利息錢、濫放款
可是蝕本金啊),讓保守的銀行大量的資金找到停泊港口,然而過度積極的銀行還是在濫放
款,因為央行並沒有強制他們一定要買多少水準的定存單。

在大放定存單的過程,確實可以讓一些本來猶豫是否要對民間放款的銀行縮手轉向定存單,
但這些定存單實際上大多數還是由最保守的銀行買下-因為他們最保守、所以願意出最好的
價格收買定存單。實際上較不保守的銀行仍然是買得少,但是經過這樣大放定存單後,保守
銀行的閒置資金就越來越少了。

表面上看起來閒置資金的總量下降了,但卻不是每間銀行平均地下降,而是那些濫放款的銀
行下降得少、保守的銀行下降得多,所以實際上抑制房地產信貸泡沫的效果偏弱(雖然還是
有)。然而在不知不覺中,一個隱藏在背後的問題卻像動脈硬化一樣偷偷地惡化,等待銀行體
系這個經濟體的循環系統哪天遇上突發狀況,準備來個腦溢血或是心肌梗塞讓經濟體中風。

在這樣的情況下銀行體系如果遭遇存款準備率調升、或是遇到大規模連鎖性的壞帳暴發,原
本市場會自行進行調節:保守的銀行先前大量囤積的放款能力就會透過銀行間互相拆放款的
市場放給那些因為遭遇壞帳、或是存款準備率調升後手中的餘錢不夠準備的銀行。銀行之間
的利率可能會短暫上升,但由於願意放款的保守銀行囤積非常多資金,所以上升程度會很有
限、不會太過劇烈,想借錢的銀行也不至於找不到對象。

然而由於央行這段時間大量放出定存單,讓那些保守銀行的資金找到了長期存放的避風港,
若是遇到這樣的事件,那麼銀行拆放款市場的調節能力就不會那麼強。但是央行卻會認定『
市場上的銀行前些日子有隨著定存單而趨向保守』,因此判定銀行界應該有針對他們事先放
出大量定存單或是警告而充分預期到央行的態度做好準備。然而實際上並非如此,實際上是
有不少銀行充分準備了,但是那些真正該充分準備的卻還在耍賴。這時候央行如果以為市場
的預期與他們所想的相同、因而進行緊縮貨幣政策,反而會發生可怕的事情。

由於市場上各間銀行針對央行未來政策所預先進行的準備程度並不相同,此時若是央行針對
整體產業的平均狀況實施調高存款準備率的政策(央行也只能做這種政策),將會發生有少數
銀行嚴重存款準備不足、而大多數銀行因為過量預期把錢都買定存單買光了、無法馬上充足
供應額外資金給需要借錢的銀行。如此一來銀行間拆放款市場的利率將會大幅度上升、甚至
到達使那些缺錢銀行虧損不已的狀態。另一種狀況是當銀行全體面對某種放款領域有大規模
違約的環境(某種行業景氣差就會有這樣的環境),那麼銀行之間互相調頭寸的供應能力也會
很差,原因就是那些在未來應該會幫忙出事銀行的保守銀行,他們的資金先被央行收走了。

央行現在抱持的態度就是『先發行定存單等於先讓整體銀行界把錢先超額準備好,以後就算
拉高存款準備率,影響也不大』。然而實際上卻會完全相反-因為先超額準備的大都是以後負
責供給資金的保守銀行,拉高存款準備率後反而沒有餘力供給那些缺錢的銀行了。央行未來
一但拉高準備率很有可能反而拉得太猛,造成部分銀行調度不來、使市場調節機制跟不上央
行調整的速度。

央行抱持著『因為效果一樣,所以以後調高存款準備率可能只是形式大於實際』的看法(其
實央行的聲明稿每次都透露著這樣的態度),然而實際上的結果卻是完全相反的。原因就是
央行大發定存單的效果並不是均勻地產生在每間銀行上、而是過度集中在部分其實根本不需
被央行定存單調節的銀行身上。部分對於央行未來要做的政策過度準備,而部分卻準備不足
,然而央行卻無法制定分別為這兩群適用的政策,必須用一張鍋蓋對整個銀行業蓋下去。市
場整體的預期程度讓央行做出該執行什麼樣政策的判斷,然而不均勻的預期程度意味著部
分過度預期、部分預期不足,因此央行的政策判斷就會失準、產生超乎央行想像之外的結果。

經濟學上對於『預期』的討論非常令人震撼,那就是市場上的人如果對於政策能充分地預期
、因而事先做好準備,那麼政策的效果就會大大地被削減甚至無效。但如果市場上的人沒有
辦法完全看穿政府的行為、無法完全地做好準備,那麼政策就會很有效。在這樣的前提下貨
弊政策的使用者便必須要實施讓市場無法充分預期的政策,才能真正發揮他們想要的效果。
像這樣過度預期的對象將會稀釋統計數據讓央行施行政策的標準失準,因此讓那些預期不
足的對象面對無法想像的壓力。也就是,政策將會比央行想的還要有效了,而且有效地要命。

如果央行察覺到這樣的情況,那麼未來要緊縮貨幣政策就會節制。然而需要緊縮貨幣政策時
有所節制,那也只是把問題變成『需要緊縮卻緊縮不足』而已,原因就在於央行不能針對性
強迫個別銀行的放款行為,所以不論怎麼做都是做大環境整體性的調節,因此在銀行界各家
的行為不均勻一致的情況下,怎麼做都會讓某些銀行的行為失控。

如果這些緊縮造成原本過度積極的銀行短期間內馬上轉變成過度保守的銀行呢?那麼靠著信
貸過度寬鬆擴大資金流量以撐高價格的資產泡沫,就可能會產生大家不想見到的悲劇,而這
些泡沫產生的悲劇又會創傷銀行體質、使悲劇更加無可挽救。這種悲劇又造成悲劇的問題是
以人類現有的能力無法計算跟預估的,也完全無法納入央行的決策系統評估的。不論央行打
算嚴格或是寬鬆地緊縮,要面對什麼程度的悲劇都是跟賭骰子沒什麼兩樣、無法正確測量。
到時候央行將會需要付出慘痛的代價(當然是讓人民,央行是沒有代價的)來彌補這一切。

一切的源頭,就是央行不早點直接讓那些過度放款的銀行住手、緩步拉高存款準備率或是直
接進行放款干預,而是認為這些行為可以透過定存單慢慢抑制的認定造成的。原本以為大放
存單可以約束那些過度積極的銀行,實際上卻是大多數被過度保守的銀行吃光光了,反而只
是讓整個體系未來自行應變的能力大量下降,卻得不到央行想要的管制效果,但央行卻還是
會以為有達到效果(就算有發現自己蠢,也只會面對另一種悲劇)。

自以為可以控制市場行為的整體性政策干預行為,往往都會被這種不均勻的情況給反噬,沒
有任何偉大的央行總裁可以逃過他們自以是貨幣市場的神、卻被手下天使背叛的的命運。每
十年都要暴發一次金融危機,但央行總會說錯在那些天使愚昧又不聽話,而央行是神絕對不
會有錯。

2010年5月12日 星期三

少子化的絕招就是育兒津貼嗎?(三)要怎麼『學習美國』?

在日本跟瑞典兩個最顯著的例子裡面可以得知,解決少子化問題的兩大對策的主軸。一個就
是利用稅制與補貼的改變操縱人民的消費習慣、而另一個則是政府用金融體系操縱人民的所
的流量、將之引流使用。簡單來說還是不脫一句話:政府干預。

但是日本政府只是把GDP因為人口老化減少而衰退的趨勢止住、並沒有從根本解決,像這
樣無限舉債到底要什麼時候才能使人口結構調整回來?要等到人口最膨脹的團塊世代、團塊
次世代都進入西方極樂世界的三十年後?會不會還要更久?沒有人知道。但儘管政府不會明
講,但所有人都知道這段時間對於少子化的努力是完全失敗的-拖住GDP只是治標不治本
的一場笑話。於是在日本出現了另一派意見-為什麼不學學成功的國家?而這世界上對抗少
子化最成功的國家就是-瑞典。

因此日本政界開始有了『學習瑞典的架構以對抗少子化』的呼聲,由於國家的經濟體制類似
的關係(瑞典跟日本都是對直接市場機制仰賴度低的國家),似乎在改革上不易遇到陣痛。
更有甚者,『日本人以現況的社會福利享受跟負擔的比例而言,呈現的數值在全世界是偏低
的』這樣的說法更是讓加稅有相當的說服力(儘管在上一篇我們知道日本政府其實偷偷加了
很多稅)。這個方法似乎不會有太大的陣痛期、不需要改變社會制度,最大的阻力大概就是
增稅而已,而日本一直都不是低稅率國家,難度沒有想像中那麼高。

然而在此時又有不一樣的意見-『美國對抗少子化不是更成功?何不學習美國?』,這個論
點引伸出來的做法,就是要『花很多錢把國家改造成像美國一樣』。然而實際上美國卻是有
很多特性,並不是說學不來,而是一個國家要學習美國可能會遭遇非常嚴重的陣痛期。

美國最大的特色就是其實美國不是『一個』國家,而是由50個州組成的國家。每一個州都
是有著相當獨立的財政,跟大部分國家那樣中央統一收走大部分的稅再向下發放的情況不同
,美國的州政府只要該州經濟規模夠大,州政府甚至都自行運作財務狀況。更有甚者,美國
早期甚至沒有真正的全國性金融機構,就算怎麼樣蓋略地劃分,美國也是可以畫成四塊經濟
體,而這四塊經濟體是相當獨立、自由地運作,並不是像日本、德國這類國家,在發展的過
程中充滿了中央政府干預的影子。

更有甚者,美國甚至連文化多元的情況都相當少見,而這些文化彼此之間雖然有明顯的界線
卻沒有因此造成分裂(除了南北戰爭)。美國對於移民者的態度,則是使很多外國人抱持著
『美國夢』,認為只要自己有實力就可以在這個國家闖出一片天-因為這個國家隨時都有富
豪破產,但也隨時有另一個富豪因為上一個富豪破產而暴富。政府不靠著稅收-社福體制來
保障廣大國民的財富穩定、但也因此代表你就有機會不穩定地快速上升。而人民也因為消費
被干預的程度低,不會在為了生子而進行資金累積的過程有諸多困難。

另一方面美國政府的社會福利措施比起歐陸國家可以說是貧乏之至,就算現在鬧得轟轟烈
烈的健保法案,也跟傳統社會主義國家的全民健保有相當遙遠的距離。美國政府以低稅率、
低政府干預(在機制上低干預,不過卻會在需求面以財政政策干預及排除寡佔問題)換來的
代價就是美國人民普遍過得比歐陸人民『高風險』。說穿了就是政府不強迫所有人繳稅來獲
得政府提供的各種保險服務(其實政府以稅收對產業干預就是一種類似保險的概念),而希
望降低風險的人就自己去跟保險機構買一堆保險就好。

由於美國各個區塊之間按照自己的優勢靠著市場機制調節有效率地發展、互通有無(年輕人
從鄉下去城市打拼、而老年人賣掉都會區老屋搬回鄉下養老),由於政府不過度干涉市場機
制、因此人口自然會在美國國土內調節。若這50個州如果當做50個國家來看,其實有一
大半的州的出生率一點也不好看,少數的州瀕臨台灣水準,但也有不少個州有著漂亮的出生
率。而由於高低出生率的州之間人口互相流動,不會有『老人拼死留在東京、年輕人還拼命擠
進去』的扭曲現象讓年輕人失去養育小孩的空間(不論是經濟上或是居住的空間),因此整體
的出生率一直都是已開發國家中最高的水準。

然而想要學習美國的國家,是否先問問自己願不願意承受這種型態的經濟體?缺乏國家收重
稅統一避險的機制、多元卻必須並存互相包容共同生活的社會、高風險但是也代表更有變動
性更有預期性的未來。上述條件對於每一個國家而言都不是容易改變的事情,更不要說大多
數面臨少子化問題的國家,其實每一項的條件都跟美國完全不同。

更何況美國還有一個他們從未放棄(代表很多國家早就放棄了)的優勢-廣大的農業人口。
美國有近700萬的農業人口(2%),以總數而言非常高、但以比例而言卻很低。這原因
就在於前述的美國特色-農業人口主要集中在農業發達的州,而這些州其實是非農業人口
為了農業所培養起的經濟活動而工作,這些州因為農業經濟居民生活型態都跟『都市化』有
明顯的差距,不過都有明顯的農家特色-生得多。在日本也有所謂的農業縣或是像北海道
這樣以發展農業為主體的區域,然而這些區域並沒有像美國一樣農家跟該區域內非農家庭
出生率高,相反地這些地方往往面臨老化、年輕人外移,跟美國農業地區充滿青壯人口的景
像可以說是完全相反。

原因就在於美國並沒有大量透過政府干預強迫人民往某些地方流動。日本大多數資源跟工作
機會都過量往東京集中,相對而言不到東京發展等於是繳的稅拿去補貼東京人。而在鄉下就
等於補貼大都市,最後的結果就是自然而然年輕人都被趕往大都市裡跟不願意搬出去的老人
擠,最後導致出生率下降。相反地美國反而擴大補貼農業,美國在農業人口的平均時薪甚至比
台灣的整體平均時薪還高的情況下,依然可以是農業出口國,至今仍因為大量對於農業固定
資本的補貼跟許多國家有著貿易衝突。這跟日本、台灣政府超量補貼科技業、不動產業,導致
人口過度集中於城市的情況可以說完全相反,這就是為什麼美國的農村不會像台灣一樣呈現
衰敗老化、缺乏未來的景象-因為農業地區相當吸引國民居住、並且活得充滿前景、餘裕而得
以多子多孫。

每一項美國的國家經濟特色都告訴我們,其實所有面臨嚴重少子化問題的國家,就是因為自
以為先進、完美、優秀的政府政策造成少子化問題的。建造繁榮的首都、大量補貼科技業、將
人口集中在特定區域方便開發、政府計畫主導都市計畫大炒房地產剝削民眾、高稅率降低人
民的所得自由度而高社會福利則降低了人民對於未來的預期性、提高了生子前所需準備的門
檻。

但有心想學美國的國家,你真的確定自己敢接受美國的一切嗎?

沒有肥胖的健保體制讓人老了就算半死不成人形仍能被國家機器養到九十多歲;沒有政府主
導干預,讓人們口中『出口是一國經濟的幫浦』的部分企業能穩定運作;沒有政府亂灑錢亂劃
重劃區造成的炒作熱潮與『先進地區居民』的虛榮感;沒有政府干預造成的便宜醫療體系。相
反地可能會遇到很多泰國人、中國人、越南人、南韓人變成你職場同事(而且講話怪腔怪調難
以理解,傑森包恩會念成『耶森包恩』)、股票崩盤了也不會有國安感冒糖漿、退休基金必須仔
細研究目前公司的方案而不能都交給政府管、自來水是民間業者供應的有沒有問題都不知道。

在羨慕美國的人口成長穩定之餘,是否有先想過,所謂的出生率銳減,其實就是自己的國民
為了享受政府統一主導而非人民自由選擇、而使人民變得像機器一樣穩定工作不用負太多風
險,是這些人民所期待、而國家便予以執行的政策造成的『副作用』呢?既然不是人、而更像機
器,那喪失生育能力跟生育動機,不是再自然也不過了嗎?

又,為了解決副作用,到底是要變得更像機器人連怎麼消費、要不要生都受到控制、還是要
存款被政府壓榨去做可笑的消費,抑或是要勇於面對一個更多風險、更多預期、更多未來性
,但出事了國家不會保證救你的社會呢?實際上答案已經很明顯了,什麼樣的人民,就養出
什麼樣的政府跟國家罷了。

2010年5月8日 星期六

那些你被從小騙到大的"真理"-(5)建商是『哄抬』價格嗎?

『你不想出這個價格,他也不能逼你』-這是媒體或仲介最愛灌輸給一般人的觀念,那就是建商就算拉抬價格,只要你不出這個價,他也奈何不了你,是嗎?這個說法一半對、一半也不對,對的一半是,價格你不情願也確實不能成交,錯的地方在於,建商用的並不是價格來控制你,建商用的是『量』。


讓我們回顧一下前面的文章:黃金坪數是什麼

http://ethias.blogspot.com/2009/08/4402.html


也就是黃金坪數,這個就是建商用來操縱消費者最好的策略之一。經濟學上面叫這個『第三級差別取價』,也就是說他不賣你一間大小讓你住起來很爽、而且單價便宜的房子,儘管這種『爽屋』的總價可能是兩千萬、比黃金坪數的總價一千五百萬高,但其實買得起黃金坪數屋的人大多也買得起『爽屋』,照理來說這麼做可以讓他的營收變高,為什麼不做?


原因在於營收最大化不是目標,利潤最大化才是目標。在這個『爽屋』產品設計下,他的利潤是最低的,原因就是單坪的單價會太靠近他的單坪成本,這麼做雖然會讓營收變高、而且房子更好賣,但是確會讓利潤降低。因為在建商的目標是利潤最大化的前提下,他們根本不可能設計這種爽屋給購屋者。

相反地,他們透過了市場經驗學會了個體經濟學裡面第二級差別取價的基本知識:設計一個總坪數偏小但大多數人想要買、總價也能負擔,但單價高、利潤最大化的產品:黃金坪數。

在這種『鳥巢』的大小之下,消費者會心甘情願地用較低的總價、較高的單價購買,並且讓建商獲得最大化的利潤。也就是說價格雖然是買賣方雙同意才能成交的,但是建商會透過每一個產品的包裹大小,來控制購屋者可能會有的出價。也就是說你當然有出價的自由,只是你會出什麼價基本上逃不出建商的手掌心。『黃金坪數』就是建商用單一產品大小切割的方式,來對消費者進行價格歧視、剝削消費者剩餘的鐵證。

這種事情是很可悲的,而新屋買賣之所以這種情況特別嚴重,是在於房屋的建造是不能完全任意切割的,在基地規劃、主體設計的時候就幾乎決定了大致上可能推出的坪數,而在這種前提之下建商就會自然地傾向在設計大樓的時候就有一個最受歡迎的設計,並且這種方案會普遍在業界流行。而建造完成後如果市場趨勢有變動,業者之間就會因此傾向用類似的方式來調整產品坪數,也就是成本上的關係就促使他們自然地彼此跟隨、合作、勾結了。雖然銷售速度較慢,但因為有暴利加上團體間的勾結,賣得慢也只會傾向延遲推案,並不會大降價。


然而勾結不是那麼穩固的,由於這種產品的設計會讓銷售速度比較慢,因此遲早會有建商會為趕著出售變現而降價,畢竟延遲推案是資金建全的建商才能做,如果下個月都快跳票了,哪還管延遲推案,因此脫離大家的軌道。但由於產品包裹大小也就是房屋坪數的改變不容易,並不能回去賣『爽屋』,因此他們會直接降價出售,儘管降價比起原本有所損失,但其實也只是讓超額獲利減損,總合起來剝削還是很夠的,缺錢要變現時哪管那麼多。


一旦有第一間建商開始這麼做,第二間就會受到影響、第三第四間就會失去了剝削消費者的能力,這就是勾結體制的崩潰。假如都不對此應對的話,台灣現在早就沒有房價炒作的問題了,我們只會有像美國的房貸泡沫問題。當然台灣現在也一樣有信用貸款泡沫,因為這種價格歧視若有信用泡沫支撐,才能在GDP下降薪資下降時房價還上揚,跟美國那種所得上升產生的過度上揚不同。


台灣的建商自然是有相對應的機制,那就是劃地盤跟懲罰機制。


台灣的大規模建案開發可以發現,透過官商勾結的方式,由單一或少數兩三間集團掌握了該區域大多數的供給量,而其他的集團沒分到的話呢?就在下一塊開發的時候由這些人來分。這樣的做法就降低了每一個區塊裡面,勾結者互相溝通、牽制的複雜性。由於購屋者對於區域的需求是替代性很低的,買信義區豪宅的人連要他去買中正區都很困難了,這個做法就是利用購屋者對不同區域房屋替代性很低的需求彈性弱勢,來進行勾結。

但這麼做並不能完全避免勾結崩潰問題,把勾結集團從一百個一鍋飯降成三個一組,只是讓三個之間牽制約束變簡單,並不會避免叛變,建商用來避免叛變的方式就是尋灰色邊緣的管道。


舉例而言,前陣子紛擾一時的東區SOGO槍擊案,被媒體報導成『建商為都更利益槍殺大地主』,事實上這樣的報導完全是扭曲不全的。被槍殺的大戶本人其實就是透過收購正義國宅累積實力,實質上就是一個開發商。但由於他並不配合該區域其他建商『勾結』的方案,因此遭受槍擊。指示槍擊的建商不久後退出幕前,換成另一間統籌,值得觀察的是那個被從檯面上換掉的建商,是不是利益照分?為了支撐勾結團體的利益,就直接用危害背叛或不合作者生命的方式,強迫其合作,就是建商最重要的勾結策略。就算再急,只要想到這個勾結團體會用某種形式對叛變者『制裁』,那也就只能盡量忍,或是找別的方法惡性倒債給銀行了,不敢貿然降價出售。


市場的價格是高是低本來就是市場機制決定,政府用優惠貸款或央行強迫銀行過度放款給房地產體系,本來就是本末倒置、捨本逐末的愚蠢行為。真正的問題關鍵就是市場機制的扭曲,今天房價高騰並不是因為正常的競爭市場供需、而是因為建商的寡佔勾結壟斷行為,會自然選擇合作用特殊的產品包裝歧視購屋者的價格決定,因而侵蝕整體的社會利益。這些利益若能等額給建商,那麼其實要討論的只是貧富差距的問題,問題就在於寡佔勾結會讓產量過低,而且就算合併建商的利益來看,其實整體社會的利益還是比健全的市場機制下要小的。


政府該做的是強化對黑道行為的制裁、糾舉,打散建商劃地盤的行為、消滅這個勾結體制,而非整天捨本逐末地想要加稅、優惠房貸、降息。

遺憾的是,建商正是這個政府,由你我、藍綠所選出來的官員、民代,最大的樁腳。


而『開發』所營造的繁榮假像,正是這個政府用來催眠你,他跟這些建商勾結沒有壞處的超大顆的迷幻藥。實際上要不是政府屢屢大搞開發案、都更案、計劃區更新,也根本不會出現這些可悲的笑話。這一切都是人民吞服繁榮迷幻藥,自殘的一場杯具。

2010年5月6日 星期四

那些你被從小騙到大的"真理"-(4)優惠房貸真的優惠?

優惠房貸其實是暴政


這十年來-是的,自從以『拼經濟專家』自稱的蕭萬長院長開始,優惠房貸政策已經實施滿
十年了-大多數購屋的人都會覺得『優惠房貸真是好,讓自己減輕負擔』。會這麼想的原因
當然是因為過度簡化單純的思考方式,並不知道政府這麼一干預,其實是讓自己負擔更大的
緣故。

一如往例對於一般人認為『優惠房貸是德政』的思考方式進行簡單的描述:

購屋要花1000萬+600萬總利息費用
優惠房貸補助利息費用1 0%=100萬元
1600-100=1500萬,總費用下降,因此是好政策

當然這樣的思考方式就如前面幾篇文章一樣,是愚蠢至極、有如小學生一樣單純的笑話。


首先我們要了解一件事情,那就是所有的政府補助,其實就是退稅。所謂的退稅,就是政府
先用稅來限制你的消費能力,然後另一手用退稅或公共支出來引導你消費的作法。也就是說
這些錢本來就是你的,並不是政府給你的,就算政府不在這邊給你,也會以另一種形式給你
。一般的狀況政府都會花超過,因此必須要舉債(舉債就是吸收百姓的購買能力由國家保管
,只要舉債就是某種程度的變相加稅),但如果政府有盈餘因此使國債降低,那麼這些稅就
會因為國債降低使你的購買力上升而間接地退還給你。總而言之,不管錢怎麼花,一定都是
保持一個等價的恆動,你所繳的稅沒花掉也會因為你手上的錢購買力變強而等於退還給你了。

差別就在於你繳出去的稅會不會以相等的流量流回來,如果你繳的稅會繞一圈以同等的效益
繞回來,而且社會上所有的人都是繳稅多的人享受多、繳稅少的人享受少,這個社會就會越
越接近賦稅公平,正常而言也會讓經濟公平的程度相當不錯。也就是說照理來說這種情況才
是一般廣大民眾喜歡的-繳的稅要等量回到自己身上,才有意義。

某些情況下民眾不見得這麼自私:有人失業了那就把自己的稅分一些補助他,這樣改天換自
己失業了也希望他補助自己;有的人一時之間傷殘或是家庭出問題,也一樣接受自己的稅能
對他進行補助。相同的,被遺棄的老人有所養、小孩都能受到一定程度的義務教育、生病的
時候能靠著保費便宜的全民健康保險補助看醫生,大概都是這樣的意思。這類觀念或政策一
般稱之為社會福利政策,也就是說不用一定要那麼公平地退還給我沒關係,幫幫有需要的人
,哪天我也能享受到。

容易被誤解的是有人以為社會福利觀念叫做『左派』-其實是這是莫大的誤解。實際上右派
也都存在這些觀念,社會福利透過上述的『互相保險行為』可以提高,可以說是左派跟右派
都認同的共同思想。不同的地方在於左派認為應該要透過徵稅來滿足上面的行為所需要的資
金,而右派認為應該要透過人們之間的自發互保或慈善捐款來募集所需的資金。這才是左派
跟右派的實際差異-左派強調『這是好的,所以政府規定要做』,而右派認為『既然這是好
的,那麼人民就會自己做了』。

左派右派誰是誰非其實是沒有答案的,而且也不在此爭辯。上面的說明用意在於讓讀者了解
所謂的稅最根本的目的是透過強制規定而使人民之間互相合作、互相保障扶持,所以把國稅
局當做吸血鬼的行為是很奇怪的,國稅局其實只不過是負責收班費的總務股長而已,我想應
該不會有中小學生因為總務股長收班費就因此痛恨他、排擠他甚至為此逃學吧?

而相對於稅,補貼就是把預繳的班費拿回來花而已。但問題來了,高年級的小學生(或至少
國中生)如果每個學年都繳一千元班費,結果實際算算每年真正享受到的連五百元都不到,
正常來說一定會質疑『班費都用哪去了』吧?如果只是單純的花錢效率慢,那麼只要畢業時
有退還回來、或是謝師宴大吃一頓用掉,那基本上也不會有太大的爭執。如果說突然間班上
有同學生病住院,那麼由班費支出買一盒水果去探病,正常的情況雖然會有人不高興,但大
致上雜音應該不會太多,這是因為這樣的支出就跟社會福利制度一樣。

但如果班長在畢業前說要把餘額花掉因此拿班費去吃謝師宴,結果所有人吃的是一客五百元
的套餐,然而班長跟班長的好朋友卻私自決定他們這群人吃一客七百元的套餐呢?下場可想
而知,這個班長就算沒有被群起圍攻打個鼻青臉腫,也至少會遭受全班同學的唾棄。

而優惠房貸就是這樣的政策,總統宣布要拿班費去大吃一頓,結果同學們吃的是五百元的套
餐,而總統的好朋友建商卻是吃七百元的套餐(註)。跟小學生的案例不同的地方是,百姓
竟然開心地鼓掌,一同讚賞這個總統是個好班長。我們國家的大人們難道判斷能力比小學生
低嗎?沒錯,確實如此,小學生因為受到錯誤資訊的洗腦程度較低,因此以直覺判斷的準確
度遠遠勝過了被媒體資訊與政府宣導洗腦過後、滿腦子垃圾的大人。

大人們的看法就是繳的稅如果不以優惠房貸的形式發下來,那就『沒有好處』了,因此比起
什麼補助都沒有,那還不如發下來花一花吧,就算建商享受得較多也沒關係。但是稅收就跟
班費一樣,實際上是不可能真的『畢業了也沒還回來』的,如前面所說,不花完的稅收會因
為讓國債淨額下降,像美國在柯林頓時期那樣使人民的購買力大增,並不會因為沒有發下來
做補助,就好像『被政府A走了』。但由於大人們對於相關知識跟常識的貧乏又愛自以為是
把專業意見當笑話,所以這樣詭異的政策不但沒有讓總統被人民圍毆,還反而被當作德政。

這還不是最可怕的,更可怕的是台灣的建商繳的班費是比較低的。台灣的產業界稅率偏低,
特別是不動產業界靠著操縱損益,實際上就算獲取暴利,繳的稅也非常低。也就是大家一年
繳一千元班費,班長的建商朋友只繳五百元,卻吃了七百元大餐這麼離譜。有趣的是會有人
用『不補助建商大家會更難過』這樣斯德哥爾摩症候群式的說詞來自我安慰,何不乾脆把這
一千元班費都退還給大家,然後大家拿去花錢花掉更實際嗎?還是說我們的百姓認為建商
都是智能上有障礙的族群,所以需要給他們社會福利補助呢?這個可能性相當高,因為建商
某種程度上都跟政治人物一樣,沒有一顆功能好的臟。

由於我們國家的大人們長期接受垃圾資訊的洗腦,判斷能力變得比小學生還不如,因此這種
以『優惠百姓的房貸補助』之名行詐騙百姓圖利建商之實的暴政,竟然沒有受到群起圍攻,
反而還受到廣大的歡迎、視之為德政。只能說在台灣當總統還有行政院長要做壞事,實在比小
學生的班長要掏空班費還要輕而易舉啊。


註:建商之所以吃的比百姓大盤,除了優惠房貸短期內限時發放本身就造成房價攀高外,還
包括經濟學上對於彈性的分析,由於台灣的建商是寡占勾結且彈性遠遠較於購屋者大,因此
退稅補貼的效果大部分都是被建商吸收了。這方面的公平性已經有非常多的專家做過研究,
其實也非常容易查到他們對優惠房貸政策的反對。目前爭議較大的是這種補貼對於GDP增加
的效果,但這不影響論述-難道GDP變高但因此變窮是好事嗎?

2010年5月5日 星期三

少子化的絕招就是育兒津貼嗎?(二)希望之國日本

如果全世界都照著瑞典的方式去控制人民的消費行為,那麼很自然地就會使生育率提高,也
許高齡少子化的情況就會趨緩、除非醫療技術大進步,否則暫時會隨著戰後嬰兒潮世代辭世
而使老齡層人口總數不斷膨脹的速度持平。如果以『提高出生率以穩定人口結構』來說,這
麼做確實是成功的。

那麼從一開始到底是為了什麼而想要提高出生率?

經濟學上面認為最重要的是提高所有人的效用、社會福利最大化。而藉由稅來干涉消費行為
本身就是一種讓國民消費跟社會福利下降的行為,這些因為稅制影響而生子的人並不是因為
被政策影響生子比過去不生或少生快樂,而是因為稅制改變成這樣之後,不生變得非常不快
樂的關係,所以只好被迫選擇雖然比原本要不快樂,但至少現況較佳的選項-生子。

也就是說對那些受到政策影響而去生子的人而言,平均來說心目中各種情境對他而言快樂的
程度其實是這樣:低稅率不生子>高稅率生子>高稅率不生子。

也就是說其實對於國民而言,其實是為了『國家說要生子』而生子,並不是說這樣比以前快
樂。這也反映在廣大國民的意見上,雖然生子的意願提高了,但卻認為生活品質被影響。如
果想要有所彌補,那就要盡量利用政府提供的育嬰假、養育假等等,然而就算盡量利用了,
卻再也回不到過去那樣的快樂幸福。為了提高生育率,反而讓國民更不快樂了,那豈不是本
末倒置?總不可能是因為毛主席說人多好辦事,所以就可以把人民幸福無視吧?

實際上當然不是如此,真正的原因就是人類現有的經濟體制,在面臨人口老化、勞動力縮減
、甚至人口縮減時,會產生可怕的緊縮效果。在緊縮的過程中所有人的消費能力、也就是效
用跟幸福將會因此縮減,若是放任人口老化將會導致嚴重的經濟衰退、國民福祉下降。在這
過程中國家的主權評等甚至可能被降等、企業經營出現嚴重問題。也就是說之所以要為了提
高出生率執行讓人民福祉下降的政策,是因為若不執行這樣的政策,那麼人民福祉將會下降
更嚴重。兩害取其輕,差不多是這樣的意思。

因此就出現了第二派意見:為什麼不乾脆在人口老化過程中不斷執行讓經濟擴張、抵銷人口
結構失衡的負面效果的政策呢?既然人民花錢的意願跟動力因為人口結構失衡低落,那就由
政府代替人民花錢吧!

這就是日本在1980年代末到21世紀初的施政主軸-花錢逆天。

已經預估未來不太需要建設新的高速公路,但依然強迫建設新的高速公路系統、讓原本已經
逐漸接近自償的道路公團步入永無翻身之日的深淵;大量更新公共設施、儘管沒有實效,但
也以『都市再生』之名大花錢;在東京蓋了『泡沫之塔』造價1569億,而且每年要花高
達40億的費用維修,亂花錢的陰霾將會一直持續(在當年則是認為『可以一直維持擴張支
出效果』,是好事情),四處蓋滿不知何時會進駐的工業區。

為了執行這樣的政策產生了如泡沫般膨脹的國債餘額,甚至在短短十年內成長一倍以上(若
以流量觀的GDP便是一倍,存量觀的未清償餘額就是超過三倍,但前者才有經濟意義)。
在金融海嘯爆發的今天,這樣如高塔般的國債餘額更是令日本民眾懷疑『難道我們的國家不
會跟希臘一樣破產嗎?』

答案是:非常困難。

日本在走上這條高舉債道路的同時也採行兩個政策,因此營造出一個可以用非常誇張高幅度
舉債的環境。實際上日本政府的官員並非像希臘那樣莽撞地舉債,而是經過精密的計算後利
用不需人民同意,也可以改變政府機制的方式進行。

其中一個就是大幅度干預匯市。外匯存底其實就是政府將人民的購買力徵收,靠著過量釋出
貨幣、收買美元,藉此來打壓幣值,並且同時放出大量日圓。日本政府的說法是『買了很多
美國債券就可以讓政府舉債更有擔保』,實際上這樣的說法是在欺騙國民,真正讓日本公債
維持AA級以上評價的主因並不是美國政府公債。美國政府公債市場流量確實非常大,但對
於十多年大量囤積美國公債的日本政府而言,若是為了缺錢拋售這些公債本身就是一個笑話
。首先會面對美國政府介入進行政治干預,因而拋售不出去;另一方面拋售行為本身就會讓
剩下的公債暴跌,當年以六千億買進的美國政府公債,真正拋售完可能連七成都不到。這是
因為買的時候可以慢慢買,流動性危機時可不能慢慢賣,只好賤價出售。

真正讓日本公債如此堅挺的,其實是央行大量釋出的日幣。日幣被放出後只要進入銀行體系
,銀行就必須要提存準備,而準備就是指銀行必須先把存款拿去買公債或是國庫券,不能通
通都借出去。日本政府在1980年代為了阻升日幣大量放出日圓,因而導致1980年代
的銀行有了濫放款的銀彈、造成泡沫經濟破滅。這些銀彈在泡沫經濟破滅後並不會消失,只
是因為經濟敗壞使民間放款對象的風險大增,銀行若要放款給民間則成本會變得很高並且無
法以同樣規模的存款來維持過去那樣的放款槓桿。

但是政府可不是-泡沫破滅後一樣要放款給政府維持準備率。因此在1990年代開始就算
景氣稍有回復、外匯收入增加,其實因為政府持續大量印出日圓,民間的購買力都沒有顯著
增加,不斷增加的日圓存款只是用來支撐政府發行公債的基礎。只要日圓存款多、需要提存
的準備就多,那麼就算公債高也不用擔心。因為每次發行巨額公債時國內銀行就會搶著買,
價格就高、利率就低,那就不會有問題-這就是日本政府的如意算盤。

而這並不是巧合,實際上是日本政府老早就打好的算盤,這也是台灣政府為什麼偏好大幅度
干預匯市,因為早在過去就說明這種抽取國民購買力集中保管好讓政府舉債的做法,可以為
了未來擴張公共支出做準備。日本政府更進一步在1995年開始透過銀行間拆款市場利率
,讓央行以超低利率對銀行進行超量貨幣供給、使日本金融體系進入零利率時代,並且呈現
『有的銀行瀕臨破產、有的銀行滿手錢不想放出去』的怪現像,而日本郵政體系更是吃下了
三分之一的公債規模。

照理來說金融體系應該是為了讓民間投資活絡而存在,但政府確為了方便舉債使民間金融體
系崩壞、使中小型企業借不到錢,然後讓金融機構把錢往幾乎沒有利潤的公債還有大型財團
塞、另一方面又強迫郵政體系大買公債。

日本的年輕人在創業時往往會問『為什麼中小企業這麼難借錢?』

這時候日本的『大人們』反而會反問他們:『為什麼非得要借給你們呢?把錢借給政府、大
財團,由全日本最頂尖的菁英(讓日本走上此田地的菁英)來運用這些錢,明明就比交給你
們這些小毛頭或是沒有規模的中小企業好!』

這就是這個做法的代價-大興土木、大量消耗資金,建造社會並不需要的大規模公共工程,
然而確讓新興產業無法獲得成長所需的資金、而中小企業陷入經營困境。然而過度擴張公共
工程的過程發現原來養護費用的高攀使得政府支出不斷比預期的要高,只好增稅,而增稅、
中小企業衰退造成就業環境敗壞、大規模工程炒作房價,每一樣後果都讓人民越來越不想生
子、使出生率繼續惡化。

最後的結果就是-沒錯,人口結構老化造成的經濟衰退止住了,稅雖然變高、但至少沒有像
瑞典那樣七八成的所得都被充做公用。然而出生率卻繼續下降、新興產業得不到成長的資金
、中小企業衰敗使就業跟一般民眾的收入越來越不穩定,而表面上看起來很高的國民所得(
就是消費能力)其實在1990到2000年當中,由政府消費的比例增加了一成,而這一
成的公共支出大多是被日本人民稱做廢墟的笑話,除了因此產生廢墟觀光熱潮以外,沒有產
生可觀的經濟效益。

資金交給民間使用的過程中,由於民間是以利益做為考量,不但會精簡成本、還會想辦法提
高這次消費支出的後續效應、使這筆錢可以花一次、享受十年。然而政府公共工程並不是以
利益為考量,而是以政治分贓的過程中,支持自己的財團可以分到多少利益為主。能亂花錢
當然是盡量亂花錢、使支出跟效益不成比例,最好後續的效益低落、這樣才能一直蓋新的公
共工程-最理想的就是像東京都廳這類每年還要花數十億整修的大型裝置藝術品了。然而實
際上這些錢只是為了花而花,讓GDP漂亮而已,並不是能讓人民幸福的支出。

時至今日仍有非常多日本官員認為要繼續提高財政支出,而且想出了很多新的花招來花錢,
像是『要學習美國那樣多核心發展,所以要蓋新的工業區、計畫都市、公共建設,由政府趕
快建立新的區域,分散人口後國民壓力減輕就可以讓出生率上升了』,表面上看起來想解決
少子化問題,實際上只會讓稅賦更重、少子問題更惡化,而且蓋出一堆觀光用廢墟而已。難
道說人民會覺得每年的收入中有一萬元被挪去蓋廢墟,跟吃十次一千元大餐一樣快樂嗎?

他們花錢只是為了花錢讓GDP好看,不是為了讓人民幸福。

最後的結果是否比瑞典的方法要差,恐怕沒有一個完美的標準可以判斷。我們只知道這個國
家變成了一個新興產業失去充足動能、年輕一代不知道希望是何物的『日出之國』、『希望
之國』。

(待續)

2010年5月4日 星期二

少子化的絕招就是育兒津貼嗎?(一)北歐奇蹟

說到少子化一定要提到這部電影:人類之子

http://www.truemovie.com/2006moviedata/ChildrenofMen.htm


這部電影裡面提到的是人類『真的』失去了生小孩、繁衍後代的能力,也就是少子化是生物
性的原因、最後完全失去了生小孩的能力。在現實世界中這樣的噩夢確實是存在的,由於高
度壓力的工作、文明但傷害傳宗接待能力的生活習慣,再加上願意負擔傳宗接代壓力跟生活
開銷的年齡越來越晚,使得人類(特別是高度開發國家)確實有許多人的生育能力惡化、甚
至也有為數不少的人真的喪失了生育能力。

但是這是科學家或是相關人士才有辦法討論的問題,真正令一般人也不得不擔憂的是『高度
開發國家』的年輕一代當中,有許多人就算還有生育能力,但卻一點也不想要生小孩。也就
是說不是生理上的困難,有可能是心理上認為生小孩麻煩、也有可能是經濟上認為生小孩會
需要花大錢而使自己陷入生活品質下降的問題,另外就是忙於工作因此就算想生小孩,也會
害怕無法同時兼顧工作跟小孩因此不敢生的問題存在。這些人就算後來改變心意想生小孩了
,卻也往往只生一個,不再像以前的時代一樣生兩個以上。不想生小孩所以不結婚、結了婚
也不生小孩、就算生小孩也只生一個,最後造成了生育率降到只有『1』附近的水準,國家
正朝著人口負成長的未來前進。

而這些問題其實可以粗略分成兩邊:一、為什麼不再像以前那樣結婚生子?二、為什麼結了
婚也想生小孩,卻也不大生小孩?

前者在形式上代表的是人生選擇的自由度改變的關係。在過去女性不結婚會被視為『有病』
、男性不結婚生小孩也會被當作是問題份子-而且是連家人都會覺得『我家孩子是不是有什
麼問題』,然而在現在這個時代前者其實也不過就是『敗犬』並不是『有病』、後者甚至還
非常自以為樂地自稱為『草食男』而受到廣大的認同。也就是說在過去的時代裡,其實有非
長多的人之所以會結婚生子,很大一部分根本是來自於社會跟家庭的壓力把他們當做是具有
傳宗接代能力的機器人,而他們也就服從社會集體意識的命令乖乖執行工作罷了。當然其中
也有一小部分會自我挖苦地說『不想生一個像自己這樣會造成麻煩的人出來造成大家的麻煩
』,實際上可能就是對於照顧小孩感到恐懼。

也就是這種結婚跟生育率的衰退,實際上是因為人類在一定程度的開發、文明發展、對於自
己是個人而非人偶這樣的意念產生認同,因此不想要履行被強加的義務所致。這樣的情況其
實還在增加、也許過個五十年後『對結婚生子充滿憧憬的人很奇怪』反而變成社會的集體意
識、然後用來排擠那些想要發奮生子的人也不一定。實際上如果對人的思想加以控制、影響
,利用輿論跟教育力量把小孩從小開始灌輸『若不在三十歲前生兩個小孩就會短命』的觀念
;或著直接在法律上規定除非有生理疾病不然三十歲以前一定要生兩個小孩不然一律每年罰
款或課徵高額『單身稅』、以妨礙人身自由的方式控制人民行為,或許就可以改善這種原因
所造成的生育率衰退。

然而這樣做的問題多多、而且根本上也就回到了過去不把人當作『人』,而是當作人偶、機
械、工具的時代,執行上恐怕也會有根本上的困難,恐怕只有像中國這類的獨裁國家有辦法
辦到,更不要說可能會衍生出非常可怕的問題。因此這種在世界上大多數地區都不會被認同
的做法,也只能暫且擱置一邊了。

實際上真正要解決的是第二個問題:為什麼就算結了婚想生小孩,也不生小孩?

這個問題背後的意義就是,到底是什麼原因讓其實想生小孩、對生小孩不排斥不想成為草食
男的人們,為什麼開開心心結了婚也遲遲不敢生小孩、就算好不容易鼓起勇氣,也在生了一
個小孩後就戰戰兢兢地節育,就算看到獨生子孤單沒有兄弟姊妹,也忍著不敢再生一個?

這個問題有非常多被認為是有相當嚴重性的原因,而且也有非常多人想到『也許有效』的解
決方法,為了方便閱讀就直接做成下表:


收入不夠所以怕了生了養不起=====津貼
收入不夠怕生了小孩生活太難過=====育兒津貼
覺得自己沒有能力把小孩養好所以不敢生=====便宜或免費教育體系、公立托兒所
夫妻都有工作沒辦法好好照顧所以不想生=====公立托兒所、長時間育嬰假、育兒假
工作時間太長所以不敢生=====限制每日工作時間上限
把小孩養到至少跟自己有一樣的水準的成本太高=====便宜或免費教育體系、育兒津貼
家裡要養老一輩了再負擔小孩的費用太辛苦=====育兒津貼、老人津貼、強化健保


而且其實『育兒津貼』這項解決方法對第三到五點也是說的通的,這也就說明了為什麼所有
國家在面對少子化的時候第一個想法就是通過育兒津貼,甚至將育兒津貼提高到非常嚇人的
水準-幾乎是國民平均年收入一成的水準。當然實際上這些津貼的來源就是稅、由政府舉債
而來,而且實際上是對不生子的人進行懲罰以獎勵願意生子的人。

這個政策之所以奏效主要來自於對國民的消費習慣的控制。由於育兒津貼的源頭就是稅跟舉
債,因此國民的所得便被集中控制;接下來若是配合政府的政策、好好地生幾個小孩來看看
就把這些稅退還給你。也就是當你一領到薪水的時候就把其中一成扣下來,如果你不生小孩
那麼這一成就被沒收並且送給別人了,如果想要回來的話就生個小孩給國家檢查吧。也就是
強迫國民其中一部分的所得必須為了生小孩而消費,不可以拿來買電動遊戲機或是色情光碟
或是新一季的服飾跟包包。

實際上有效嗎?大多數的意見都認為有效,不然也不會幾乎所有少子化國家都有育兒津貼的
存在了-只是同意有效不代表『真的很有效』。松谷明彥教授就認為育兒津貼就算有效,但
也是連治標都稱不上。由於現代人生養小孩除了表面上的成本外,尚有非常高的機會成本存
在:為了工作升遷或是累積財富必須拼命加班、生小孩對於消費選擇的改變(存錢買屋),
然而生養小孩的好處卻很少,所以才盡可能晚生、少生、不生。育兒津貼政策目的就是要在
『不生這個選項對國民而言機會成本上升』的同時『讓生小孩這個選項的好處上升』來影響
國民的行為。遺憾的是如果從數據上來看,其實所有打算靠高育兒津貼解決的國家都失敗了
。當然也許可能不是真的育兒津貼效果太差,而是因為問題還在惡化所以相互抵銷也不一定
。但如果真的要說為什麼失敗,有一個原因我想應該存在:

既然這個現象是因為人類不想被當個人偶一樣操控,那麼這種把人像人偶一樣戲弄的政策也
未免太瞧不起人了吧?我連自己的身體要怎麼使用都要被這樣半強迫嗎?

另一方面其實那些不想生的人既然不為所動,那麼其實也只是讓他們強迫地忍耐著、然後讓
本來就計畫好生一個的人紓解壓力,但其實也不會因此生第二個(或第三個)。如果生小孩
可以生半個、或著三分之一個、五分之三個,那麼或許大家就會生非整數個小孩來領取津貼
,如此一來平均數就會大幅度地拉高。但很遺憾地小孩當然是沒辦法生半個的,也就是育兒
津貼沒有辦法有效地讓太多人的意願提升超過『一個小孩』然後生一個出來。

其實是因為生育子女不是單純靠流量支撐,實際上生育子女之前是必須要長期儲蓄的。在過
去的時代小孩只要義務教育完了就可以送出家門了,也不需要購買昂貴的玩具或是驚人的補
習費、家教費、治裝費等等,但現在卻要。如果不在生小孩之前預先開始為了小孩而存款到
一定標準就會感到恐懼、因此根本不敢停止服用避孕藥或拿掉保險套。

日本的統計數據很有趣-在1980年代以前儲蓄有超過50%動機是為生養小孩做準備,
然而在1985就急速下落到40%、現在則是剩下30%的水準,而且以長期趨勢而言其
實還在下降;另一方面為了退休的儲蓄卻飛快地從30%一路上升到60%。這兩個數據的
改變當然不是說所有人都把儲蓄目的為此做分配,其實是因為生育子女太昂貴而太多人根本
就放棄了、因而使平均拉低,另一方面這些放棄的人則是乾脆地放棄了養兒防老的觀念,直
接自己為了退休進行儲蓄跟投資。退休是可以由長達四五十年以上的儲蓄計畫來支應的,因
此不需要太刻苦,相對地養兒育女的黃金期只有十年左右然而費用卻十分驚人,如此一來就
算動過念頭,其實也會發現實在沒有辦法讓自己為了生小孩所以每個月存那麼多錢來做準備
,乾脆放棄靠自己養老比較實際。

也就是說雖然看起來為了生育子女所需的儲蓄比率下降了,並不是因為變輕鬆了、而是因為
根本放棄的人太多了所以把平均整個拉低。而沉重的稅賦也增加了困難度、讓更多人放棄為
了生養小孩而做的儲蓄,另一方面由於有老人年金制度幫忙而選擇乾脆靠自己來準備退休比
較實際。為了給付大量育兒津貼實質上必然面臨加稅,如此一來反而會讓不少人根本因為存
不起錢、達不到做好生小孩準備的門檻而放棄。如果不生小孩(甚至不結婚)就算不買車、
買房子、存教育基金都可以過得很逍遙,相反地為了生小孩卻得強迫自己買車(甚至休旅車
)、買屋(還要夠大間)、存教育基金(過去足以養大三個小孩現在卻只夠一個)。這樣的
門檻太高了,太多人根本跨不過去、甚至還有不少人因為太過強迫自己而自殺。

生一個小孩需要的不是每個月數千元台幣的開銷,事實上是要為了買車、購屋、存教育基金
而必須進行好幾年縮衣節食的拼命儲蓄。當然不是每個人都有這麼高的標準,實際上每個人
不同,但是比起過去結婚之後不用想太多不小心就生了、糊里糊塗就養大了的時代來說,結
婚生子變成一種高大的門檻。而這些門檻讓想生的人忘而興嘆才是問題的根本-育兒津貼根
本就像那些沒有門檻、可以想生就生的人(通常是有錢人)變相侵占他人收入的的政策了。
這就是為什麼育兒津貼看起來像是所有的問題的解答,實際上也根本沒有解決問題、甚至還
飽受各方嘲笑的由來。

那麼這種門檻要怎麼消除?難道要加稅去進行購屋津貼、購車津貼、擴大教育津貼嗎?其實
這樣的論點可能是有效的-但是要提高到有效的水準,可能會發生很嚇人的事情:你的所得
會有七成、八成被政府統一徵收,如果你乖乖照著政府的話生小孩,就會還給你。但要是你
硬要當個獨身貴族、不好好使用社會福利,那麼其實你再怎麼拼命,也有接近一半的所得是
在供養別人家的小孩。

這就是瑞典-平均所得稅率超過50%、消費稅超過20%的天堂。

而瑞典實際上也取得了相當程度的成功-生育率從1.5進步到超過1.7、1.8,甚至目標是追
上美國的2。瑞典的成功幾乎成為所有想要解決少子化問題的國家的典範-加稅、控制國民
的消費方向、強迫他們生小孩。

(何不乾脆按照最前面的建議,三十歲以後沒有兩個小孩就課徵高額單身稅算了?)

這個問題的起源有很大一部分就是因為人民有了身為人的自覺、不想被集體意識操控因此不
想生小孩,沒想到最後卻被迫要被國家直接剝奪經濟自由、實際上變成有如國家的生育機器
一樣。由於在操縱的過程中遇到了人民的抵抗因而成效不佳,所以就乾脆讓人民完全失去抵
抗的能力,變成國家的奴隸。

其實如果從小洗腦、催眠、讓人民根本不要有自覺因此不想生小孩,反而從小沉浸在為了國
家萬歲所以要夜夜奮戰的自我滿足中,說不定人民還比較幸福吧?

(待續)

2010年5月3日 星期一

那些你被從小騙到大的"真理"-(3)央行萬歲、國稅局去死?

看到央行就崇拜、看到國稅局就唾棄?


以下有趣的刻板印象可以說在全世界各個國家都存在:

中央銀行行長(總裁)被當作經濟穩定的救世主、人民的英雄、頂尖頭腦的經濟學家、中立
且永遠為人民奮鬥的偉大人物、少了他們國家會崩壞。

另一方面國稅局-還有直屬上級財政部,通常被視為吸血鬼、經濟的擋路石、腐敗、貪婪、
醜陋、永遠都只為富人著想、廢物、沒有他們社會會更美好。


這樣的刻板印象之所以存在,幾乎可以說用台灣的實際案例,以下面這張簡潔的『壹週刊』
式的對照表做出最簡潔且直接的說明:





從上面那張圖表可以輕易地了解到,大多數的民眾恨不得把財政部長碎屍萬段,而另一方面
則是在這個經濟走勢混沌不明的時代,恨不得央行總裁能在更多領域使得上力、拯救國民於
水深火熱之中。

而民眾對這兩者的觀感之所以天差地遠,最主要的原因是:感覺上財政部長會讓自己變窮,
而中央銀行總裁則能幫助自己保住財富、甚至增加財富。一個是負的、一個是正的,差距自
然是無法縮小,實際上打算盡可能保持冷靜撰寫此文的作者,也恨不得將這個財政部長殺千
刀。

然而這樣的印象-財政部長使自己變窮、央行總裁使自己變有錢-真的是對的嗎?財政部長
收稅、央行總裁付公債利息且保衛人民免受炒家攻擊,所以財政部長就是惡人、央行總裁就
是善人,是這樣嗎?

首先要先了解政府的構造才能搞清楚狀況。政府裡面可以粗糙地分成兩個部分:花錢的跟收
錢的部門。花錢的部門就是負責發包公共工程、負責發放年金或津貼、負責執行各種消化預
算的政策用的部門,某種程度來說可以算是『散財童子』,是會讓你收入增加的;另一方面
收錢的部門就是像國稅局這樣,當你收到薪水單的時候就會想到又有不少錢會被這些吸血鬼
收走,因此被你恨的牙癢癢的部門,而財政部則是吸血鬼的大頭目,有如『德古拉伯爵』一
樣令人毛骨悚然的存在。

但由於大眾都知道德古拉伯爵抽了你的血之後是分過去給散財童子花的,因此對於德古拉伯
爵的憎恨跟厭惡某種程度也移轉到跟吸血鬼等同是一丘之貉的散財童子身上了。有的散財童
子-例如前台灣省長宋楚瑜先生,在政令宣導的過程中做得非常成功,因此就會給民眾留下
美好的回憶,忘記他其實是跟德古拉伯爵一夥的傢伙,但大致上由於官員貪汙舞弊、公務員
做事態度惡劣的關係,民眾大體上都不相信自己被吸血鬼抽走的血,能夠藉由散財童子順利
收回來(更別說還有賺),因此幾乎都非常厭惡這對搭擋。

然而問題來了-其實有的時候吸血鬼抽的血,是不夠讓散財童子發送的,這就是財政赤字。
雖然說是『有的時候』,但地球上大多數政府都是處在長期嚴重赤字的情況,也就是照理來
說散財童子根本不可能有那麼多錢可以花,到底宋楚瑜省長是從哪裡變魔術把這些血汗錢變
出來呢?

這個變魔術的動作就是『政府舉債』、又叫做『發行公債』。也就是政府將會透過中央銀行
像人民借錢,然後支付利息。一直都是赤字的政府實際上沒有辦法支付利息,因此支付利息
的方式就跟卡債族一樣、一直借更大筆、更新的債來債滾債,永遠沒有還完的一天。但是這
頭身為政府的債務代理人、宣稱完全中立的中央銀行,則是會肩負起調整的義務,還要借錢
給需要應急的銀行,而銀行由於存款準備放在央行那邊的存戶存款,也是由央行支付。簡單
來說央行可以說是責任重大、甚至還會付人民利息,可說是功勞重大又身兼散財童子。

到目前為止的描述,就是政府往往被當作是吸血鬼、然後負責幫政府跟人民借錢的中央銀行
卻往往被當成救世主的主要印象來源。然而民眾對於基本財務常識的缺乏,就是造成這個幻
覺的主因。

『央行支付的利息其實等於完全沒有支付』

財務學上有所謂的『無風險利率』,意思就是不負擔任何的風險的情況下,最低最低要達到
這個水準的報酬率,經過風險的調整後,可以計算出冒各種險應該要賺多少報酬率的相對水
準,而無風險利率就是你連冒險都不用冒險就可以賺到,賺到也沒什麼好說嘴。因此,無風險
利率的意思就是-如果你賺不到這個水準,那你就遜斃了,相反地,就算賺到這個水準,也
僅是及格而已。通常無風險利率就是國債利率,因為國債大部分情況下是不會違約的,風險遠
遠低於借給任何企業或人(實際上還有更複雜的經濟意義,但大致上做此解釋)。

然而無風險利率事實上並不能真正反映你在那一年來的報酬。一百萬丟下去隔年連本帶利拿
了一百零四萬元回來,其中四萬元是無風險利率,但是你的財富並沒有『成長4%』,原因
就在於這一年來的通貨膨脹可能是3%,當你的錢從一百萬元變成一百零四萬元的同時,本
來用那一百萬元可以買到的貨物,也變成一百零三萬元了。也就是實際上你借錢給政府的目
的是要能夠透過這個投資、讓明年的自己更富有、可以買更多東西,但因為有通貨膨脹的存
在,雖然錢是變多了,但是能買的東西並沒有像表面上看起來那麼多,只有多出1%而已。

那就罷了-反正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畢竟是無風險的,只要覺得這1%划算的人存在,政
府就永遠借得到錢,更別說政府還有規定所謂的存款準備率,理由就是不做存款準備的話銀
行容易在出事情淨資產會不夠把存款還給民眾。然而存款準備為了『風險控管』,因此是必
須按照政府規定投資公債的,也就是說其實人民的存款在不知不覺中是被強迫借給政府的。

但就像前面所說-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反正銀行也是有付存款利率的,如果你不高興自然
可以領走。而政府公債的利率也就是由實際上存款的規模跟政府借款的規模、透過金融市場
的供需決定的。理論上公債持有者跟被迫間接持有公債的民眾,必然是因為公債利率扣掉他
們認定的通膨程度後,實際上可以獲得的利率,所以才願意讓政府這麼做的。

到目前為止我們只知道,央行支付的利率不如表面上的高,但是我們還是接受了-總比沒有
好。跟前面聳動的『央行支付的利息跟沒付一樣』好像不一致。這是因為關鍵因素是一般人
根本不會接觸、也用複雜的總體經濟學術語搞的難以理解的關係,然而實際上只要用簡單的
用詞就可以解釋,根本不需要那麼複雜。

首先要回頭去看市場上的利率水準是怎麼決定的。前面說是由購買公債的族群衡量包含他們
認定的通貨膨脹後應該要拿到的水準,也就是說如果想買公債的人若是認為通貨膨脹將會是
1%、而他們最低要有1%的實質報酬率,那麼公債利率就會是2%。

問題是,你有多肯定通貨膨脹一定是1%,不是0% 、也不是2%?如果是2%,那實際上你不
但沒有賺到1%的實質報酬率,反而是跟你借錢的政府賺到了1%的報酬率。這就是總體經濟
學理面一個相當大的爭論,那就是到底通貨膨脹能不能被正確的預測。假如民眾預期的通貨
膨脹高於實際水準,那民眾就賺到了、而政府借了那麼多錢卻沒有辦法用來花費、產生同等
效益的經濟刺激;相反地民眾若是預測的通貨膨脹比實際上還低,就是民眾被政府吃了豆腐。

而總體經濟學裡面的大師發現,如果民眾永遠都能正確地預期通貨膨脹、並以此作為所有經
濟活動的依據進行儲蓄、借款、消費、工作,那麼政府不論怎麼做,期間一拉長也會因為完全
被民眾看穿,而實際上一點用都沒有。因此政府只有使出殺手鐧才能使政府的經濟成長政策
奏效-讓實際上的通貨膨脹永遠高於民眾的預期,這樣才能讓經濟刺激政策有效。

而誰有辦法讓通貨膨脹高於民眾預期?那就是控制國庫券發行的-中央銀行。

中央銀行是實際上擁有權力印鈔票的單位,這也就是為什麼政府必須透過央行借錢。央行右
手印國庫券跟銀行換新台幣,左手則是透過購買外匯、償還國庫券把新台幣送出去。大部分
的情況下左右手相抵後,央行實際上就是在印鈔票、製造新台幣,也就是增加貨幣供給。在這
個世界各個國家的經濟規模都遠遠大於黃金存量、購買的外匯存底如果大舉賣出也只是徒然
讓淨資產暴跌的時代,增加的新台幣事實上是完全靠經濟活動的成長在維持幣值的,假如印
的量超過經濟成長所需,錢就會『變薄』,就是通貨膨脹。

而央行在這個時代將會儘量把通貨膨脹控制得略高於人民預期『一點點』,以便讓財政政策奏
效。而製造通貨膨脹的另一方面,其實就是讓貨幣供給成長超過經濟所需,也就是右手靠國庫
券回收的錢比左手放出去的錢要少。在央行的帳簿上,右手用國庫券或央行定存單收錢回來會
產生利息費用,而左手呢?左手透過干預市場購買外匯強迫賺取外匯的廠商把部分所得以外匯
存底形式保管、使央行可以記取利息收益;令一方面央行的左手也借錢給臨時需要錢的銀行以
賺取利息收益。簡單來說對央行而言放新台幣出去的動作會增加收益,而收新台幣回來的動作
會增加費用。最厲害的是市場的利率水準就是透過央行的左右手動作來影響的,也就是說央行
這個金融市場上唯一的莊家,實際上甚至還有合法操縱賭局走勢的權力,只要央行願意,新台
幣計算的淨利要賺多一點也不是什麼難事。

而央行的淨利代表的是什麼呢?代表的就是央行今年又製造了多少通貨膨脹。因為人民早就已
經習慣了通貨膨脹的存在,所以並不覺得自己被『央行吸血』了,更慘的是,央行實際上是讓通貨
膨脹比人民做決定的時候所預期的水準還要高一點,也就是每年被吸1500c.c.的血或許很習慣
,但實際上是被吸了1600c.c.的血也不一定。但是覺得有點貧血頭昏眼花只會懷疑是不是自己太
累或是沒有好好保養身體,不會發現其實是因為被偷偷多吸了100c.c.的血的緣故。並沒有發現
其實是因為自己的財富被央行默默多抽了一點起來保管。

其實央行賺錢根本沒有什麼好大驚小怪或是值得喝采,因為央行的職責是調節金融市場的規律
,這個工作有時候還會讓央行的獲利變差。但在『通貨膨脹必須高於預期』的控制下,央行則是很
難虧錢,因為要讓通貨膨脹變多就是要少發點會產生利息費用的國庫券跟定存單,既然操作手則
是盡量少發,那要虧錢實在難如登天。而這些獲利其實就是來自於人民的財富、購買貨物的能力
(購買力)。

而由於央行遵守著『通貨膨脹必須高於民眾預期』的守則進行操作,實際上人民在這個低利率時
代,不但沒有實質利率可言,事實上託央行的福-大都是用負的利率借錢給政府、也就是說借錢
給政府實還付給政府利息。

而實際上,這就是稅,中央銀行透過身為莊家還可以做牌的市場操作,在人民以為獲得公債利息
的同時,其實是反過來被收稅的。再加上使通膨超過預期的操作會讓央行獲得漂亮的淨利(這些
淨利就是造成通膨的原因之一),而這些淨利要上繳國庫-實際上又是稅。

簡單來說,其實以這個時代的中央銀行操作而言,中央銀行並不是一個灑錢出去的單位,相反地
是在人民毫無知覺的狀態下偷偷抽稅,而且其實也把稅繳給吸血鬼財政部。

當然這並不代表人民應該要像憎恨吸血鬼一樣憎恨中央銀行,中央銀行只是盡忠職守遵循他該
做的職務跟調控罷了。財政部長之所以備受唾棄也不全然是因為他是吸血鬼的頭頭,更大的原因
是他給人民『吸百姓的血要吸得遠勝過吸富人的血』這樣的壞印象,如果民脂民膏也都『公平地』
用在人民身上,也許李述德部長也就不會獲得誇張的低評價,也可以避免被以不堪入目的描述寫
入維基百科的條目裡(目前已經被修改回來了)。財政部若能給民眾『公平』的印象,其實也不會被
當成令人痛恨的惡人,國稅局收稅其實也只不過是盡忠職守罷了,國稅局若不認真收稅,其實還
會造成通貨膨脹呢。

但中央銀行是否也是公平地吸大家的血呢?富人對於貨幣市場資訊的掌控、通貨膨脹的規避是否
還是比百姓還要有效呢?這樣透過操縱貨幣市場來支援政府刺激經濟,是否真的公平、還是也如
國稅局一樣是虐待百姓遠多於懲罰富人呢?而透過一年又一年的累積,最後累積超過民眾預期的
通貨膨脹的規模是非常嚇人的,政府實際上根本沒有還給民眾那麼多錢,決定儲蓄(一存款、連放
活存都會輾轉借給政府)而不消費的民眾,過了十年、二十年後才會發現被耍了,這麼多年來應該
多消費才是,根本不該聽信『儲蓄是美德』這樣的金玉良言。

但到底什麼是真的公平呢?對一般人而言的公平富人也覺得公平嗎?對富人而言李述德部長也
許非常公平啊!還是說壓榨富人依然算公平嗎?這恐怕是一個沒有標準答案、只要人類還活著
就永遠無解的謎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