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31日 星期四

為什麼22K確實就是一個假議題?(下)


上一篇所提,是當初跟朋友在討論22K到底能真正產生什麼影響而有的論點。但最後的結論就是:不該有這麼劇烈的下滑才是。起薪的快速下滑以及大學畢業生的失業率高攀,幾乎是全球性的現象,就算是日本這樣大企業經理人把「雇用創出」當作目標之一的社會,都經歷了史無前例的大學畢業生就業冰河期。南韓甚至出現了大學生寧願背負高額學貸(南韓收入跟台灣差不多,學費卻是日本等級)也要躲在碩士班,避免「求職失敗的大學畢業生」這個對社會地位、家族期待有負面影響甚至求職歧視的標籤。



就算是號稱四處都是機會的美國,亦出現了有史以來大學以上學歷就業率最低、計程車司機的大學學歷最高的現象。在十年前,只有1%的計程車司機有大學學歷,現在已經成長了十倍,甚至以不可抵擋的速度邁向20%。『高成長』中的中國,大學生失業率也正在成等差級數成長,政府只能靠著讓國立大學研究所擴招來「吸納」失業。

這是一件很微妙的事情:美國這樣人口結構穩定的國家暫且不提,像日本跟中國這樣年輕世代人口數可以用「腰斬」來形容的國家,大學畢業生受過高於二十年前高中畢業程度的高等教育後只拿一樣的薪水、甚至更低,照理來說應該要有更低的失業率才是,怎麼反而跳升呢?成長停滯、產業外移的國家不提,中國跟南韓這十年根本是產業快速擴增,怎麼反而失業率上升呢?

因為不需要這些人、也就是多雇用這些人的邊際效用更低了,而待業成本也因為社會富裕跟保障體制變低,便出現了高量待業中的現象。

擴招大學生最快的方式就是廣開人文、社會以及管理學院。在台灣上一波的技術學院升級大學的過程,由於對升級門檻的設計,導致許多技術學院選擇增開社科院/管院來充人數。人文社會科目不像理工科那樣對數理思考能力有相當強的要求,不容易開辦得零零落落、讓學校名聲墜落,因此增加擴招的速度非常快。因此形成了部分畢業生供給過剩、部份畢業生可能供給不足,但平均而言是過剩的現象。

甚至對多數雇主而言,開給文科的職位通常都是高中畢業生就辦得到的事情;事實上,多數大學生的英語以及數學能力,甚至比高中的時候還要衰退呢。這兩種都是久不使用就會嚴重荒廢的能力,你怎能期待當初為了考試而努力衝高的能力值,會在失去常常使用動機的大學階段繼續維持下去呢?

但是學歷競爭卻引發過去因為「迫於現實」走技職路線,當個技術工的學生,在政府補貼廉價衝大學學歷下,從「技術勞動者」市場跳到了「大學生畢業生」市場而且回不去。當高階銲接技術可以去現場半天就領到兩萬工資等同大學畢業生做高中生級事務工作的月薪時,就說明了這個市場供需失衡嚴重是怎樣形成的:政府的補貼高等教育政策過度專注在「沒有謀生技術」的大學生,而不是補貼在真正的「技術」上。這並不是說政府就該補貼有謀生技術的科目,只是問題就是這樣形成的罷了。

但這恐怕不是真正需要擔心的問題:或許不只是供給過剩,可能需求也在萎縮。

宏觀經濟學模型常見將「技術」當作影響勞動資源與資本的係數,比如Solow model:





A代表的是技術,K是資本,L則是人力資源。這樣的模型設定認為,經濟的成長若不是來自技術進步、資本積累,就是人力資源成長。但有些實證卻發現Solow model這樣的設定可能有問題:因為這二十幾年來人力資源、技術進步或是資本積累,速度增大,經濟成長反而趨緩。這可能代表GDP的計算有問題:有許多生產資源用在地下經濟(比如說,同人誌或是製作免費分享的內容)了,或是其實生產資源對GDP影響的效果根本不是一個常數,而是遞減的,累積生產資源對經濟發展的效果越來越差。時序列分析沒有辦法把在假定指數項的a是函數的狀況下進行,因此實證分析的結果與事實不符也是可以理解的。

沒有那麼多可以發展的,那麼每單位人力資源或是資本可以產生的經濟效益也就降低,特別是『新增』的人力資源:因為他們是被分配去做『現在沒有做的』項目。老鳥的位置已經咬死了,菜的雖然是更棒的人力資源,但是很不幸新的工作崗位只有更低的經濟效益。這可以用傳統產業的業務常見的現象來比喻:新人英語更好,更有熱忱,但很不幸地他只能開拓更難搞的市場,拿更低利的訂單。這時候政府還加大力道去累積人力資源,根本是悲劇一場。

另一個環節則是來自金融創新:由於資訊系統的進步以及金融工具的推陳出新,加上過去十年全球性的流動性浮濫,許多經濟體都出現了「銀行滿手超額準備,就是不放款」的現象。信用較差、但較有成長機會的放款對象還是面對極大的利差,而低風險的借款人則是每天接到銀行電話問這邊有一筆利差不到1%的錢要不要借。這除了讓信用評等佳的牛皮公司更有優勢外,還產生了另一個現象:鼓勵有高資本存量的生產單位更進一步資本密集。

自動化生產或是outsourcing其實就是企業降低勞動密集度、提高資本密集度的方法。對企業而言,外包對象使用的是資本這項生產資源-用營運資金調動頭寸。外包跟自動化生產一樣面對的是如何調適資金流動。營運資金的資金成本快速下滑後,提高資本密集度的效益就變高了。低資金成本又會加速發展鼓勵資本密集的技術。

過去二十年來,不論是機器人、工作軟體或是電腦設備,都是讓額外投資在生產設備上的效益高於雇人。在跟這些發展相關的產業,買更好的軟體或設備,往往要比請一個更好的人效益要高,請一個一流的人才用過時的設備,工作效率比不上買一流設備找二流人才好。設備的高速進步,使得花錢投資人力資源的效益下降。這個現象不只是發生在將要被機器人取代的富士康員工身上,亦發生在各種跟電腦設備搭配的人力上。越能靠輔助器材的進步大幅改善生產效率的產業,資本密集化就會越嚴重、對人力資源的要求甚至可能下降。在過去跑個超級電腦模擬要花上一年的時代(還得排隊),某些模擬運算的模型不先找出最優化的算法可不行,現在可能只要靠設備暴力硬解就可以,就是一種很明顯對人力資源要求下滑的現象。

在以前,要跑計量分析,不會寫程式可不行-程式寫太爛甚至也不行,現在只要使用eviews或是R語言,就有套裝插件讓你一路跑完過去可能要寫式子寫到死的時序列分析(比如下方波動或是GARCH);操作者可能都不懂的CDS定價模型,只要付錢就有寫好的套裝軟體可以用來garbage-in garbage-out。技術的進步讓已經因為沒有太多發展空間而衰退的人力資源效益,面對更大的威脅。在技術進步緩慢的二十世紀前期,這種現象尚不明顯,但因為電子產業革命而音速進步的21世紀則可以在各個經濟體出現:甚至出現在尚有很大經濟成長空間的中國。

22K問題是怎麼惡化?為什麼新一代創業者同時也都在哭喊利潤遠不如過去?因為不論額外投入技術、資本、人力資源,能創造的經濟效益都在遞減。美國在過去十年間,只有不到5%的人所得增長有跟著GDP成長趨勢,大多數人都是停滯、甚至下滑,可能說明了除非你能以更高的成長率投入比以前更多的生產資源來分取經濟效益,否則所得根本不會有成長。不是當老闆就行,你還得要每年能投更多錢下去燒才行,今年多投一塊可以多賺一塊,下次可能得多投十塊才能多賺一塊了。那麼只有錢燒不完、是銀行排隊要借他錢的真正的巨富可以跟著GDP增長擴大所得,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就算多念個博士,薪水也不會增加像以前那樣。靠累積什麼來創造經濟/所得,已經沒有正面效果了。

但這或許是一種幸福的負擔:這意味著生產效率已經高到很高的水準,才會出現這種現象。在過去,要入手一台iphone可能要付出高於現在百倍的代價-智慧型手機現在的運算能力可是可比當年NASA的超級電腦,就算不跟古代的超級電腦比,現在一支高階手機都可以跑模擬器,玩PS2遊戲了-PS2主機當年的運算能力可是堪稱足以用來發射飛彈,只是買手機的人許多還是跟古代一樣,打電話、傳簡訊以及在開會/上課的時候偷玩遊戲,並不會用來發射飛彈或是引導太空船登陸火星。

除了能用沒有辦法被量產或累積的東西-enterprise,企業家精神,去嘗試在還沒有被過量生產資源砸爛的領域殺出血路,就只能面對這種資源嚴重過剩的現狀。這不只是老闆、或是創業者在面對,如果身為雇員的人現有的技能只能創造市場上已經很浮濫的服務,雇員就難以分享到高額的經濟效益。食古不化的老闆們-比如永遠只會用低價殺頭來賺錢的台灣知名廠商小A,員工的產出落後大A、或是AAPL,因此待遇較差都是不難理解的現象。砸資源換產出成長已經效率低落、甚至可能是負的。

老闆們腦袋僵化、無法讓員工的人力資源有更好的發揮,已經是四處蔓延的現象。如果老闆不能想出更好的用法、也不接受員工的建言,創業可能是唯一的路。政府與其將資源浪費在已經沒有正面效益的補助教育、或是降低資金成本,拿來補貼面對高額利差、信用評等較低的新創產業上對經濟發展的意義要大得多。但把發展技術當作創新則淪為一種迷信,技術發展不代表創新,創新指的是新的領域,不是開發小尺寸的ipad或是大螢幕的iPhone。

如果真的沒有辦法面對友善的創業環境,恐怕,只有這麼做才是王道。這正是企業家精神最好的典範。在已經充分外包的領域,還能善用價格破底的人力資源、廉價好用的網路技術,以及便宜的資金成本營運了一個微型跨國企業。但要知道,沒有被累積過量的生產資源砸爛的領域,可能根本是一個沒有經濟效益的領域;沒人做,不代表有未來,這就是企業家精神無法累積的原因:創業並不是堆屍體就可以換來的,一望無止盡的屍體後面,可能只是堆更多的屍體。

但不管怎樣,還是要鼓吹一下:台灣各地地方政府應該趕快成立風化特區,這種被規制而地下化的藍海,才是台灣經濟發展的希望。

17 則留言:

  1. 只有這些產能過剩的產業毀滅才會出現新生命吧。我指的不是這些產業會完全消失,只是被許多小規模的工廠取代。
    目前這些產業吃掉太多資源,等於被浪費掉了。

    回覆刪除
  2. 其實說白了 在台灣(or 全球)結構性的困境下 年輕人真的是hopeless , 政府不管有能無能 都無法改變現實

    回覆刪除
    回覆
    1. 這是世代之間的失落,年輕人的時代真的會到來嗎?

      刪除
  3. 或許我們真得是處在人類有史以來最好的年代
    所有方面的需求都被滿足了
    所以幾乎沒有人找的到邊際效應還算高的產業或工作

    回覆刪除
  4. 地球上的發展應該到了一個停滯點,小弟覺得未來機會應該就在火星或太空 最近的太空技術似乎已經到了一個爆發點 民營的太空公司已經有不錯的進展 南韓昨天也加入太空俱樂 不過台灣似乎沒人關切這個轉向 一旦殖民火星成功 所有的技術都可能需要大幅的更新 未來十到二十年可能就是關鍵

    回覆刪除
  5. 但不管怎樣,還是要鼓吹一下:台灣各地地方政府應該趕快成立風化特區,這種被規制而地下化的藍海,才是台灣經濟發展的希望。
    最後一句是反串嗎??!小弟以為成立風化特區是必要...~雖然不置可否可以促進許多產業如:旅館、精品、泌尿科,婦產科診所!?....
    但台灣經濟發展得靠這個也太悲哀了~QQ

    回覆刪除
    回覆
    1. 台灣人願意做能做的事,現在其他國家都做了
      台灣人不願意做不能做的事,其他國家也都做了

      悲哀??
      別以為台灣還剩多少競爭力瞜

      刪除
  6. 工業革命後
    大工廠興起
    經濟在重商主義的指導下
    產生大量的奴工
    工作到死只能求溫飽
    幸好後來共產主義興起
    才將每天工作15-16小時的奴工解放出來
    只要工作8小時就好
    這次是要把每日工時改成4小時的時候了

    生產效率提升
    使得人們不再需要每日工作8小時
    即足夠日常生活所需
    與其放任高失業
    不如將工時縮短創造就業來的好

    回覆刪除
    回覆
    1. 這可能是一個不錯的建議,但由各產業的工會自己決定會比較好,政府統一規定容易產生更多問題。當然,台灣最大的問題就是...我們的工會毫無議價力

      刪除
    2. 工會除了毫無議價能力,也時候根本就是資方打手!!!

      台灣勞動人口真的很可悲,看看關廠聯盟的工人們,政府、財團及既得利益者要把弱勢勞工殺入絕境,全國勞工要有意識覺醒,才有那麼一點點"翻身"的機會。

      刪除
  7. 以前需要一條生產線耗用100個人來做的東西
    現在只要1個人顧10台機器就能辦得到

    如果只是專注於這條生產線投注的人力
    而沒有看到開發高效率機器所需的腦力
    創造知識的教育產業當然就是過度投資,規模報酬遞減

    開發一台電腦需要多少腦力?
    開發一套讓電腦開發得更快的軟體,又需要多少腦力?
    而教育者要讓學生有能力開發出這樣的軟體,又需要什麼樣的知識?

    創新永無止境,缺乏的只有想像力而已(吧?)

    回覆刪除
  8. 只修過大一經原,想請教版主幾個問題:
    1。如果技職收入比較高,為何沒有反映在行為者(學生和家長)收到的價格訊息上?

    2.收入與社會地位會不會不相等?例如藍領收入高但社會地位仍不能更白領22K~28K比,「社會地位較高」是選擇大學的隱藏獲利。

    3.藍領工作者的體力勞動或相對高工時,是否為隱藏的成本,而行為者考慮過後認為白領22K~28K較划算?閒暇的時間可以做自己喜歡做的事,例如前面的同人創作及消費活動,這也是種福利,只是難以計入GDP等統計數據內。

    回覆刪除
    回覆
    1. 三個問題忘記加一個前提:在各國政府既定的補助教育政策下

      刪除
    2. 藍領工作者的工時其實比較短,22K這群才是真正什麼都沒有的人,台北多的是25K加班加到死的工作,至於為什麼還擠破頭,我比較傾向是過去十年過度補助大學,但人的決策判斷是參考過去的印象,而非真正的數據,父母輩幫小孩做決定的情況又很嚴重,導致這些人在早就該從數據判斷不該念只有學歷的大學時,繼續下去,然後在2007年泡沫破滅以後經濟體打回原形,自然是後悔也來不及,而且還有一大批還沒畢業卻轉換不了的等著一起搶肉屑。

      刪除
  9. Solow Model 的提出者,Robert Solow 本人曾經說過: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是一個我們不懂的量數。而 TFP,指的正是你文中所寫的這個式子。

    技術對於產出的衡量關係,必須很小心很謹慎。請不要胡說八道一些你並不了解的東西。

    回覆刪除
    回覆
    1. TFP被批評衡量技術的A在1980~1990出現productivity paradox,Y的變動跟solow residual背離,文中提出的是其中一個理由:新科技的資本雖然大量增加,但是實際上沒有辦法比上一個世代的自動化生產提高多少生產效率,solow residual 的計算是把所有參數都固定後把總和效果歸類到A這個變數裡將之定義為技術,而出現技術可能反而應該倒退的結果(即與事實相反)。TFP(solow residual)引起的一個論點就是技術已經到了出現diminishing returns的時候,指數項為1是有問題的,文中引的就是這樣的概念。

      刪除
  10. 我大致上贊同閣下整體的論點,只覺得閣下的推論中間有一個問題。閣下前面夾槍帶棒的暗批管院及社會科學院出身的人不具備專業技能,又以「語文、數學」等技術性能力的欠缺來批判管院及社科院出身者。但最後又強調整個產業界的問題出在「管理思維與經營思維僵化」。我想應該要更進一步去分析台灣的教育問題為何無法培養出真材實料的社科生與管院生,去革新產業界與企業發展的思維。讓台灣企業不會將剩餘資本都拿去投注在你所謂的「金融創新」(我稱之為「投機套利」)上,而不是將管院及社會科學院出身的人批的一文不值,讓社會更輕視專業的管理與社科人才的意見。這對改革閣下所提的問題可是南轅北轍。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