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26日 星期三

房地產榨遍-第二章 合理行情真的存在嗎?(1)

笨蛋,問題在你算法錯誤!

台灣房地產行情非常混亂-很有可能在方圓一百公尺內,類似的房子確有截然不同的單價。
這一間屋齡十五年、等級較差的住辦混合大樓出入複雜,單價卻比那邊那間純住、保全管理
外觀氣派的大樓還要高。這到底是怎麼回事?難道大家覺得可住可辦的大樓使用用途較廣泛
,所以比較有價值嗎?不,事實並非如此,這樣的情形是跟全世界人類的價值觀相違背的。

其實秘密就藏在計算單價的公式裡面。因此,在了解這樣單價混亂的真相之前,我們要先了
何謂單價

所謂的單價,就是同一類型跟大小的產品,因為等級高低所以產生同樣單位大小,卻價格不
同的情況。舉例而言就是同樣是一般三房的新成屋,單價有40、50、60甚至70的差異。簡
單來講單價就是用來區分產品優劣等級高低的指標,也就是購屋者按照普世價值觀與邏輯自
然產生的均衡價格。

就好像同樣大小的菠羅麵包,黑心麵包店的既空洞又難吃,一個15元;連鎖麵包店的品質穩
定,但吃了並不會多感動,一個20元;高級且享有盛名的麵包店光聞到味道就口水直流,一
個30;高級精品商圈裡面裝潢的精緻典雅的麵包店,才踏進店裡就感到一陣暈眩,據說所有
香料跟麵粉都是嚴選最頂級的材料-菠羅一個50元。這就是單價的意義:同樣單位的大小的
菠羅,因為附加價值像是包裝、販賣地點、材料、廣告宣傳、品牌名聲的不同,而有不同的
價格。

就好像房子一樣是單戶專用使用空間25坪,會有不同單價的差異。高等級管理大樓有著酒店
式公寓的服務、奢華氣派的大廳、完備的公共設施、游泳池,因此有最高的單價。一般的電
梯華廈除了電樓梯間跟頂樓水塔間、地下室停車場跟車道以外,乏善可陳,因此單價次高。
屋齡老舊的大樓甚至連電樓梯間都給人狹隘感,地下停車場霉臭,車道還無法會車,單價最
低。這就是一般人對單價最直接的認知,但不要以為建商會輕易放過唬弄你來賺錢的機
會。

因為建築法規的改變以及建商售屋心態的變遷,開始流行起所謂的『高公設比』的房子。這
類房子多半有較漂亮的電樓梯間、寬闊的大廳,甚至還有健身房或游泳池。因此25坪的房子
,在權狀上面是顯示25坪加上15~20坪不等的『共同使用部分』。然而那些同樣年份興建、
只是沒有健身房跟三倍大門廳的房子,卻只有在權狀上面登記10~15坪的共同使用部分。也
就是說,房子的權狀大小整整多出了15%~30%不等。

詭異的是,像這類房子多半單價也比其他房子高出30~40%甚至更高,結果造成整體售價高
出50%~70%,甚至可以貴上一倍。但是這些房子真的有貴上一倍的價值嗎?實際上只不
過是刻意把權狀坪數灌水罷了,就算單價都完全相同,也會整整貴上兩成甚至更高。但是這
個做法卻成功地造成價格更進一步往上灌高的效果:因為房子等級比較高,單價一定要高一
兩成。因此購屋者被迫在這樣的觀念洗腦下,同時把公設的價值反映在坪數大小跟單價上,
也就是說一頭羊被剃了兩次毛,一頭牛被剝了兩次皮。把公設灌在坪數上面,又要把單價提
高的作法,簡直就是跟消費者說『我們的店面比較高級,所以菠蘿算比較大顆』一樣愚蠢,
遺憾的是購屋者在不斷接受洗腦之後,選擇相信。

這樣一個奸詐的剝削方式正是台灣人發明的。

在日本、美國、香港,房地產在計算單價時使用的『專用面積』,也就是『只有你跟你家人
可以進去的區域』面積,一般而言就是權狀上面登記的主建物加上附屬建物(註)。因此若
是使用『專用面積』去計算,以同樣的總價計算出來的單價絕對會比使用虛灌30~40%坪數
後的『虛灌坪數』還要高30%以上。


造成日本跟香港房價比台灣要高得多的假象,使購屋者相信台灣房價相當低檔,值得購入。


[圖:如果以台北購屋成本裡面,買主建物花的錢,會以為比東京便宜,事實上卻多了40%買公設的價錢]


這種假象讓同樣是25坪使用面積、1500萬台幣的房子(註),以台北市虛灌40%坪數計算的
單價只有36萬,而東京則會高達60萬一坪。基於建商表示台北市跟東京人的所得並沒有這麼
大差距的『論調』,台北合理的單價應該要是40~50萬一坪,因此這間房子建商將會以一坪
50萬開價出售。

50萬乘上虛灌40%坪數的41坪權狀面積,相當於2050萬。賓果,台北房價反而變成日本的
1.36倍了。

透過簡單的乘法效果就可以在虛坪單價低兩成的情況下,製造出總價反而高出四成的手法。


台北人買房子只要不懂得學會用『專用坪數』來計算單價,就永遠會買的比日本人貴。


如果是25坪乘上50萬單價,等於1250萬,這才是普遍台北人真正可以負擔的房價。

註:附屬建物(陽台、雨遮、露台等等)有非常多建商設下的陷阱,一般而言附屬建物會是
主建物的兩成左右。但是無法實際產生使用效益的雨遮卻往往會被黑心建商灌到5%左右甚至
更高,等於也是在不知不覺中吃了買方5%的售價。更可怕的地方在於露台這樣的使用面積基
本上是根本不能直接計價,因為喜歡露台的人並不多,實際上因為供過於求,露台坪數往往
只能以三分之一左右計價。


註:東京"都"(不含神奈川這種等於桃園的地方喔)的三房成屋普遍都落在3500~5500萬日
圓,也就是最多是1200~1800萬台幣而已,當然也有一億日圓的豪宅,但同等級的房子在台北
也是更貴而已。這些東京都的房子並沒有很偏僻,事實上都是在近通勤車站的高級住宅區裡面
,而且別忘了,日本人的所得比我們要高一倍以上。

2 則留言:

  1. 我是看了您第四章一開始寫的時用坪數才回頭看這邊的計算法解釋...
    請問那日本的住宅大廈除了專用坪數之外,也還帶用公設(公共使用)的比率嗎?是不計價的嗎?假如您知道煩請也解答,謝謝!

    回覆刪除
  2. 日本的情況是這樣的,買賣房子時只以專用面積(主建物)當做計算單價的標準,陽台跟公設都是完全不管的。公設的部份,則是用來計算該戶跟整個社區分攤公設管理費的基準,也就是用來計算管理費這點跟台灣類似。日本房子沒有人在把坪數加在一起算單價的,都是用主建物表示,大多數的仲介或建商都是把主建物數字用來標示房型,然後旁邊掛一個總價。

    回覆刪除